美國勞工部近日公布就業數據顯示8月新增非農就業只有2.2萬人,尤其是6月數據再次大幅下修2.7萬人至-1.3萬,為2020年12月以來首次減少,失業率小幅上升至4.3%。這一數據連同近期一系列經濟數據及美聯儲最新公布的《褐皮書》,比較完整清晰地描繪了當前美國經濟圖景:就業處于惡化邊緣但經濟總體尚有韌性,通脹上行壓力仍存但不顯著。
近期公布的7月空缺職位數、8月ADP私營部門就業數、挑戰者企業裁員數、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和8月制造業、服務業PMI指數,均表明美國就業進一步疲軟走弱。7月職位空缺數降至2021年4月以來最低,職位空缺與失業人口比率跌至1,徘徊在2021年以來最低點。8月ADP私營部門就業人數增幅為今年1月以來新低,貢獻最大的酒店休閑業多為假期這一季節性、暫時性因素。
截至8月30日當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6月以來最高,4周移動平均值升至7月以來最高。制造業、服務業PMI指數中的就業指數均處于疲弱水平。美聯儲《褐皮書》中7個區報告美國企業不愿招聘,2個區裁員數增加,多個區企業通過自然減員減少了員工數。
美國勞工部8月非農就業數據透露的信號更為明顯:今年前8個月新增就業59.8萬人是2009年衰退以來除疫情外同期最低水平,最為顯著的是5月新關稅政策宣布一月后,月均新增就業不足2.7萬人。聯邦政府減少就業1.5萬只是美國政府宣布裁員規模的一部分,許多聯邦政府雇員一直在帶薪休假或領取遣散費,仍被統計為受雇而非失業。摩根大通經濟學家預計約15萬名推遲辭職但仍被算作有工作的員工將于10月開始從政府工資單中移除。美國失業率雖仍為歷史較低水平,但連續兩個月上升或成趨勢,其中非裔美國人群體失業率升至7.5%,該群體通常從事低技能和入門級工作,經濟走弱時容易首先被裁,其失業率走高是整個勞動力市場的潛在警告信號。美國包含兼職和低配崗位的廣義失業率增加0.2個百分點至8.1%,為2021年10月以來最高。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國數月失業率穩定與勞動參與率下降有關,8月失業率則是在勞動參與率反彈0.1個百分點的情況下上升的,就業下降明顯化了。
一系列數據顯示,美國就業質量繼續下降,全職工作崗位連續兩個月大幅下降,兼職工作增幅為2月以來最大。向兼職轉變往往被視為經濟疲軟先行指標,表明企業更傾向于靈活、低成本用工而非提供穩定的全職崗位。8月美國擁有多份工作人數增加超過44.3萬,為疫情以來最大單月增幅,進一步印證就業市場的潛在脆弱性。
美國就業走弱一方面是由于經濟自身放緩用工需求減少所致,更主要的則是由于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企業無法計劃,不愿擴張(諮商會最近調查發現1/5的美國雇主計劃下半年放慢招聘速度,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美國就業疲軟主要體現在招聘減少而非裁員,只要不是大量裁員就不會有大問題。招聘減少有時并不完全是壞事,《褐皮書》中企業減員有的是由AI等更多的自動化促進的;美國企業二季度財報再次超出利潤預期,主要得益于壓縮成本、提高生產率以及轉向新技術。目前美國總體經濟仍較穩健,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修正值3.3%,衡量經濟需求的關鍵指標即消費者和企業支出——實際國內私人購買最終銷售(Final sales to private domestic purchasers)連續兩個季度增長1.9%,顯示基礎需求保持平穩。美國8月ISM制造業PMI指數48.7,雖連續6個月處于收縮區間,但高于42.3通常與美國經濟總體擴張有關。8月ISM服務業PMI指數為52,以6個月來最快速度擴張,表明美國內需及消費仍較健康。
美國7月核心PCE同比增長2.9%,為今年2月以來最高,顯示通脹壓力仍在。7月總體PCE通脹同比與上月并無變化,環比還略有下降,核心PCE同比略有反彈主要來自服務業且多為季節性、暫時性因素,商品價格反而有所下降,此后關稅政策對美國通脹的影響仍待進一步觀察。美聯儲近期調查也表明無論是通脹還是經濟放緩或許都不是當前最主要的擔憂,美國就業市場的問題顯然更加棘手。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孫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