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福建廈門拉開帷幕。作為我國唯一以投資為主題的國家級重大展會,投洽會正向世界張開雙臂,迎接各方賓客齊聚鷺島,共尋全球投資之機,共謀世界發展之策。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是促進國際經濟合作的關鍵力量,也是進出口銀行重要的業務領域。長期以來,進出口銀行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壯大耐心資本”的決策部署要求,將股權投資作為金融服務的重要手段,聚焦主責主業,持續提升自主投資能力,政策性、國際化、專業化優勢日益凸顯。
截至目前,進出口銀行累計發起并參與設立了27家基金和投資公司,出資逾千億元人民幣,投資區域覆蓋東盟、歐亞、中亞、非洲、拉美、中東歐等重點區域,在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聚焦“一帶一路” 促進資金融通
湄公河畔,甘再水電站巍然屹立,點亮了金邊萬家燈火,防洪灌溉惠及20萬民眾;大洋西岸,巴拉那瓜碼頭作業轟鳴,貨物吞吐量再創新高,中拉經貿合作又添動能;歐洲腹地,鋼鐵駝隊馳騁波蘭鐵軌,多式聯運車廂破解運力瓶頸,中歐班列提升區域互聯互通水平;印度洋島,馬達加斯加紡織工廠訂單不斷,出口創匯穩步增長,2萬人實現就業夢想……
在這些項目的背后,進出口銀行股權投資業務發揮著重要作用。據了解,進出口銀行發起設立或參與投資了絲路基金、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中國—中亞股權投資合作基金、中拉合作基金、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等十余只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股權投資基金,靈活運用普通股、優先股、可轉債、夾層融資等多種投融資工具,滿足相關國家多元化資金需求,為國際經濟合作項目提供長期、穩定、可持續的資金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進出口銀行股權投資兼顧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投資領域涉及基礎設施、制造業、清潔能源、基礎工業、農業、教育等,在推動區域互聯互通、改善項目所在國福祉民生、促進雙邊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聚焦實體經濟 服務國家發展
今年以來,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小洋山北作業區,施工船舶開足馬力,項目建設不斷刷新“進度條”。進出口銀行設立的進銀基礎設施基金有限公司曾向該項目投放了首筆資金。
2022年,進出口銀行成立進銀基礎設施基金公司,通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國內實體經濟發展。基金采取股權投資、股東借款、專項債券資本金搭橋借款等方式投入項目,用于補充基礎設施重大項目資本金缺口,重點投向基礎設施、重點民生和新基建等領域,在短時間內完成近7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投放,支持重大項目100余個,帶動項目總投資近萬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進出口銀行還參與多家國內主題基金,積極投資國內先進制造業,落地實施了合成生物、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新材料等領域的眾多項目;出資多家融資擔保機構,發揮增信橋梁作用,積極落實代償,化解項目風險,助力一大批中小微企業、“三農”企業和創業創新型企業健康發展。
聚焦自身建設 提升投資能力
從主導設立國際經濟合作基金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參與境內創業投資基金,進出口銀行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股權業務提質增效,在能力建設和風險防控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目前,進出口銀行配備了專業投資團隊、合規風控團隊和資金管理團隊,項目搜索力、市場洞察力不斷增強,項目篩選標準、投資決策流程持續優化,自主投資能力穩步提升。
此外,進出口銀行積極拓展多雙邊合作,與亞洲開發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印尼國家投資局、匈牙利進出口銀行等機構攜手打造投資合作平臺,通過資金融通促進溝通交流與相互理解,擴大“朋友圈”,在互學互鑒中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進出口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繼續深耕股權投資業務,在資本“走出去”和“引進來”中發揮紐帶作用,把金融資源投向共建“一帶一路”、先進制造、科技創新、綠色發展、中小企業等重點領域,為高質量服務“投資中國”“中國投資”“國際投資”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金融時報 趙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