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間,中信銀行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中信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嚴格執行監管要求,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穩步推進“五個領先”銀行建設,各項業務健康發展,延續向上向好發展態勢。
經營業績穩中有進
延續向上向好發展態勢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實現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364.78億元,同比增長2.78%;實現營業收入1057.62億元,同比下降2.99%。
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余額671.3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49億元,增長0.98%;不良貸款率1.16%,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207.53%,比上年末下降1.90個百分點,較一季度上升0.42個百分點。
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資產總額98584.6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42%。貸款及墊款總額58019.0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3%;客戶存款總額61069.0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69%。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把落實國家戰略與信貸結構調整有機結合,堅持以金融“五篇大文章”為主線,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投放力度。截至報告期末,綠色信貸、制造業中長期、民營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普惠小微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貸款余額分別為7014.15億元、3485.37億元、14292.20億元、6798.36億元和6306.10億元,增幅分別為16.79%、15.94%、6.08%、5.57%和5.13%。
服務大局堅定有為
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上半年,中信銀行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作為首要任務,細化實施路徑,搭建指標監測機制和專項考核體系,整體推動有力有效。
科技金融優化總分支三層組織架構,擴容科技金融重點分行至21家,創新推出科技成果轉化貸、知識產權融資貸等產品,科技企業貸款余額增長8.14%。
綠色金融積極搭建綠色示范、綠色專營、碳中和網點,上線綠色低碳服務平臺,綠色信貸增長16.79%,突破7000億元大關。
普惠金融推動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落實落細,普惠貸款和涉農貸款均實現較好增長。
養老金融迭代“幸福+”服務體系,出臺養老產業金融工作方案,養老金融托管金額超5300億元。
數字金融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取得數字人、智能企業助手、數字化風控等一批創新成果,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領域貸款突破2700億元。
高質量發展動能增強
“五個領先”銀行建設縱深推進
上半年,中信銀行堅定打造價值銀行,有力統籌短期經營業績與中長期體系能力建設,發展根基得到進一步夯實。特別是“五個領先”銀行建設從全面鋪開到縱深推進,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領先的財富管理銀行方面,深入推進“零售第一戰略”,著力構筑零售業務體系化優勢,截至報告期末,零售管理資產余額(含市值)達4.9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52%。
領先的綜合融資銀行方面,持續構建“商行+投行+協同+撮合”生態圈,截至報告期末,綜合融資余額14.7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3%。
領先的交易結算銀行方面,發力打造以天元司庫、小天元、企業網銀為主要構成的平臺矩陣,形成多層級交易結算平臺,生態化融合不斷深入。
領先的外匯服務銀行方面,緊跟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打造外匯業務全賬戶、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產品圖譜及跨境金融一站式服務平臺,構建綜合跨境金融服務體系。
領先的數字化銀行方面,堅定推進科技強行戰略,堅持創新驅動、業務引領和業技數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三化并進”為路徑,構筑數字化競爭新動能、新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為更好回報投資者,提高現金分紅的及時性、穩定性,中信銀行積極響應監管號召,做好新“國九條”等重要政策研究落實,在去年實施中期分紅的基礎上,著力推動中期分紅常態化,擬將2025年度中期分紅比例提升至30.7%,進一步提升投資者回報預期及投資信心。2025年上半年,中信銀行A股、H股股價分別上漲22%、43%,為投資者帶來了較好收益。
來源:金融時報客戶端 左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