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費,政策再加碼。7月27日,農業農村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9方面共23條舉措。
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明確,實施農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動,持續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行動,促進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消費。
《方案》的出臺正是為貫徹落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部署要求,從優化供給端、創新流通端、激活市場端等共同發力,釋放多樣化、品質化、差異化消費潛力,引領供需結構升級,有力有效擴大農產品消費。
“《方案》的亮點主要體現在精準施策和全鏈條發力上。”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表示,一方面,明確聚焦農產品消費的供給端、流通端、市場端三個關鍵環節,通過創新節慶展會消費平臺、拓展多元消費場景、升級城鄉消費設施,以及提升直播電商水平、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等具體舉措,精準破解當前制約農產品消費增長的堵點難點;另一方面,突出財政金融支持、全鏈條協同監管等保障措施,體現了政府在政策資金扶持、市場監管優化等方面的系統性部署,將有效激發農產品消費市場活力。
為了順應消費新需求,《方案》在推進農文旅融合方面提出諸多舉措。比如,實施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行動,開展“鄉村四時好風光”“游購鄉村”等系列活動,推出鄉村旅游產品線路、年俗節慶活動和農特產品;支持各地舉辦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富有鄉情鄉韻的“村字號”活動。
洪勇認為,推進農文旅融合將有效拓展消費新空間,滿足消費升級的新需求。當前,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已不再滿足于簡單的購買需求,而是更加關注體驗式、文化式、休閑式消費。《方案》提出通過發展農業觀光、休閑旅游、鄉村文化創意產品等舉措,實現“農業+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不僅有助于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更能有效滿足都市居民追求自然生態、文化體驗的高品質消費需求,進而釋放消費潛力,開拓新的消費市場空間。
此外,在優化綠色優質產品供給,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方面,《方案》還明確了提升“三品一標”水平等4條舉措。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表示,“三品一標”是優質農產品的官方認證標識體系,相當于農產品的“身份證”。在供給層面,提升“三品一標”建設水平,推進培優、提質、創牌與標準化生產,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同時,開發新型加工及特色食品,有助于契合多樣化消費需求,如有機農產品吸引健康人群,特色零食滿足年輕群體需求,這將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
在洪勇看來,《方案》的發布對于提振農產品整體消費將產生積極而全面的影響。首先,農產品消費本身是剛需性消費,政策組合拳能有效提升消費總量,助推經濟內循環;其次,《方案》特別強調數字化、網絡化的新消費模式,如直播電商、“互聯網+”農產品等,將推動消費模式升級、消費渠道拓展;再次,通過強化城鄉基礎設施和農產品供應鏈建設,能夠有效縮小城鄉消費差距,助力城鄉融合發展,進一步培育持續、穩定的消費增長動能。(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