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為期三天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正式落下帷幕。在大會期間獲悉,我國人工智能上市企業超過300家,其人工智能相關收入占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總體規模的七成左右。人工智能獨角獸的創新領域分布廣泛,目前排名前五的包括大模型、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商業智能應用、智算芯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企業超5100家,涌現出了71家獨角獸企業,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形成覆蓋基礎底座、行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
透過大會這扇“窗口”可以看到,上市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是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大會期間,通用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稀宇極智(MiniMax)攜其首款全棧通用智能體MiniMax Agent亮相;階躍星辰發布新一代基礎大模型Step 3;無問芯穹發布全規模AI效能躍升方案,并正式推出AI云、智算平臺與終端智能三大核心產品。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全球已發布3755個大模型,我國360家企業發布了1509個大模型。
“今年以來,國內外又密集發布了一批新的大模型,根據最新一次測試結果,國內模型已呈現出群體突破態勢,在性能排行榜上呈現你追我趕的態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說,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發展,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研究與應用,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進一步加速了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產業發展,推動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標志性成果涌現。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