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簡稱“中證協”)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證券公司債券(含企業債券)承銷業務專項統計,涵蓋了綠色債券(含管理資產證券化產品)、低碳轉型債券、科技創新債券等多個品類。數據顯示,伴隨著債市“科技板”的正式上線,上半年科技創新債券迎來爆發式增長。從機構排名來看,頭部券商承銷優勢較為明顯,但中小券商也在低碳轉型債券、中小微企業支持債券等細分領域加快“突圍”。
科技創新債券迎爆發式增長
數據顯示,上半年科技創新債券迎來爆發式增長。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增長與今年債市“科技板”的建立密切相關。
中證協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作為科技創新債券主承銷商的證券公司共68家,承銷380只債券,合計金額3813.91億元。2024年上半年,上述三項數據分別為45家、208只債券和2437.31億元。2025年上半年科技創新債券承銷金額同比增幅高達56.5%。
機構排名方面,從數量來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海通分別以46.73家、38.63家、34.67家的承銷數量分列前三名。金額方面,排名第一的中信證券主承銷金額為711.01億元。中信建投以631.70億元的主承銷金額位列第二。國泰海通、中金公司、華泰聯合分別以484.35億元、299.15億元、220.78億元的主承銷金額排在第三至五位。
今年5月,債券市場“科技板”正式建立,重點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和股權投資機構三類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并在債券發行上給予了差異化的靈活安排。“科技板”精準聚焦三類主體,構建“債貸股”聯動的融資體系,有利于精準匹配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強創新動能。
中小券商競逐特色賽道
從券商機構的排名來看,頭部機構在科技創新債券、綠色債券等領域依然優勢明顯。
以綠色債券為例,中證協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度作為綠色債券主承銷商(或資產證券化產品管理人)的證券公司共40家,承銷(或管理)71只債券(或產品),合計金額594.44億元。其中,國泰海通、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分別以8.21家、8.05家、7.90家的承銷家數位居前三;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國泰海通主承銷(或管理)綠色債券(或資產證券化產品)金額分別為129.96億元、67.40億元、62.72億元,位居行業前列。
鄉村振興債券方面,頭部券商同樣位居前列。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作為鄉村振興債券主承銷商(或資產證券化產品管理人)的證券公司共30家,承銷(或管理)37只債券(或產品),合計金額266.24億元;其中資產證券化產品6只,合計金額42.36億元。其中,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華泰聯合分別以35.98億元、26.84億元、19.14億元的承銷規模位居前三。
與此同時,更多中小券商也在低碳轉型債券、中小微企業支持債券等細分領域“搶灘突圍”。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度作為低碳轉型債券主承銷商的證券公司共17家,承銷14只債券,合計金額83.50億元。財信證券、平安證券主承銷低碳轉型債券家數位居行業前列,分別為1.50家、1.25家,國泰海通、國新證券則分別以10億元的低碳轉型債券承銷規模并列第一。
數據還顯示,上半年作為中小微企業支持債券主承銷商的證券公司共32家,承銷30只債券,合計金額118.2億元。其中,五礦證券以4家的主承銷家數位居榜首。浙商證券和國泰海通分別以2.33家和2.25家的主承銷家數位列第二和第三。金額方面,五礦證券以11億元的主承銷金額位居榜首。長江證券和財達證券分別以10億元和9億元的主承銷金額位列第二和第三。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羅逸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