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銀行理財規模一度突破31萬億元,多家機構預計年內有望沖擊33萬億元大關。此輪理財規模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存款利率持續走低、存款“搬家”至收益率更高的銀行理財產品,其中企業端理財需求激增是銀行理財規模上漲的主要驅動力。
多家理財公司將同業存款利率作為定價錨,通過實現目標溢價,來吸引存款持續流入。然而隨著利率不斷下行,期限利差與信用利差逐步收窄,理財產品相較存款的收益優勢正在不斷減小,理財公司讓產品收益率達到業績比較基準變得越來越具挑戰性。
企業端理財需求激增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持續擴容,規模一度突破31萬億元大關。盡管季末資金回表等因素會帶來短期擾動,但市場對后續理財規模增長持樂觀預期。業內人士預計,年內理財規模將攀升至33萬億元。
持續走低的存款利率為銀行理財市場提供了長期增長動能。“理財產品相較存款具有明顯的收益優勢。隨著存款利率下行,存款資金向理財市場遷移的趨勢有望延續。”南方地區某股份行理財公司人士表示。
從資金結構來看,居民端存款向理財的轉化呈現漸進式特征。“雖然居民理財規模在增長,但增速相對平穩。”上述南方地區某股份行理財公司人士分析稱,“活期存款利率一直以來就不高,活期存款資金對利率敏感度較低;而定期存款客戶受產品期限約束,往往要等到產品到期后才會進行資產再配置,這使得居民端存款向理財產品難以出現爆發式遷移。”
真正的增長亮點來自企業端。與居民存款不同,對公存款利率會即時調整,一旦存款利率下調,對公存款就會向收益率更高的理財產品遷移,這使得企業的理財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據業內人士介紹,企業客戶對銀行理財的核心訴求聚焦于安全性與流動性,尤其傾向于配置以同業存單等高安全性資產為主的理財產品。
定價錨轉為同業存款利率
目前理財公司對存款替代類理財產品多采用以同業存款利率作為定價錨,在此基礎上設定目標溢價,形成具有持續吸引力的收益優勢。
“受去年底非銀同業存款利率自律倡議落地影響,目前我們常規可獲得的同業存款利率是1.45%。以此為定價錨,我們將可類比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調高30-40個基點,這類理財產品費前收益率在1.85%左右,費后收益率在1.65%左右。”某股份行理財公司固收負責人說。
事實上,存款替代類理財產品的定價錨在這兩年發生了轉變。“之前銀行理財可以通過保險專戶的形式配置一般性存款,當時理財公司多以一般性存款利率作為定價錨,但是這類操作在去年初被叫停了。此后理財公司通常以自己可以配置的同業存款利率作為定價錨。”上述股份行理財公司固收負責人表示。
據比較,目前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多為1%-1.5%。對比存款替代類理財產品,如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多為1.15%-1.5%,風險等級較低的短債型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多為1.8%-1.9%。
打響收益率保衛戰
對理財公司而言,存款利率下行既帶來了理財規模增長的幸福,也帶來了收益率達標難度加大的煩惱。
“一方面,存款作為理財產品重要配置資產,其利率持續下行影響理財產品收益率;另一方面,期限利差與信用利差收窄正逐步壓縮理財產品與存款的收益率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將理財產品作為存款替代品的投資者,對業績比較基準的達成要求顯著高于對超額收益的期待。”東南部地區某股份行理財公司人士說。
面對這一市場環境,理財公司正在積極調整策略。例如,在全市場范圍內挖掘低波動穩健資產,包括收益率較高的優質非標資產、攤余成本法債券型基金,同時突破對票息策略的依賴,加強利率債波段操作和信用債擇時配置能力。
然而,市場風險不容忽視。持有期90天以內的短債型固收類理財產品憑借較高收益率和良好流動性,近兩年規模快速增長。相比之下,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模持續下降。但是,短債型固收類理財產品良好的收益表現是基于較好的債市行情,一旦債市調整,其將面臨較大回撤風險。
多位理財人士建議,隨著固收類資產收益挖掘越來越困難,投資者應適當關注通過豐富資產類別來獲取收益的理財產品。
來源: 中國證券報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