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多月,來自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區的23家主流外媒以英文、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等多語種形式,集中報道或轉載關于深圳的新聞稿件,涵蓋領域廣泛、視角多元,國際社會對深圳高質量發展的關注度持續攀升。
烏拉圭《共和國報》報道《深圳:改革開放前沿打造創新活力之城》
6月以來,英文《深圳日報》 和“愛深圳”九語種國際門戶團隊與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地主流媒體開展合作,聯合深圳市委外辦共同策劃多場外媒記者團內容共創交流會,成功推動一批高質量稿件在海外落地,有效提升深圳國際傳播聲量。
外媒團成員參觀深圳報業集團展廳
外媒團成員參訪深圳報業集團“愛深圳”九語種國際門戶網
合作契機源于6月以來,來自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國家外媒團訪深,外國主流媒體深入科技創新、城市治理以及生態環境等場域進行采訪,比亞迪的先進制造實力和樂聚機器人的前沿科技創新令他們印象深刻,并探討如何借鑒“深圳經驗”推動本國相關產業發展。英文《深圳日報》和“愛深圳”九語種國際門戶團隊接待外媒團的同時策劃了多場主題交流會,外媒團成員已陸續成為“愛深圳”九語種門戶網全球內容共創平臺(EyeShenzhen UGC Creators)的合作者,持續分享在深圳、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們對于新理念新技術如何賦能全球共同發展的洞察。
肯尼亞《旗幟報》報道《深圳科技企業:AI人形機器人有望兩年內進入工廠》
截至7月15日,肯尼亞《旗幟報》、巴基斯坦《薩馳新聞》、津巴布韋《今日津巴》、烏拉圭《共和國報》以及蘇丹《中國視野網》等外媒累計刊發或轉載英文《深圳日報》和 “愛深圳”九語種國際門戶網相關報道共計23篇,傳播語言覆蓋英語、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
津巴布韋《今日津巴》報道《比亞迪發展對津巴布韋產業的啟示》
“科技”“共享”“未來”成為外媒報道深圳的高頻詞??夏醽啞镀鞄脠蟆芬浴吧钲诳萍计髽I:AI人形機器人有望兩年內進入工廠”為題,聚焦樂聚機器人如何以科技向善賦能未來生產線; 巴基斯坦《薩馳新聞》用深度長文解析比亞迪“創新生態體系”,稱其“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津巴布韋《今日津巴》則聚焦比亞迪發展模式對津巴布韋鋰礦資源開發的若干啟示,認為“雙方合作潛力顯著”。
“很久以前就知道深圳被譽為‘中國的硅谷’”,蘇丹 《中國視野網》主編阿卜杜勒瓦哈卜·古馬·穆罕默德·納伊姆表示,“深圳的科技發展令人矚目,我一直關注,我們的受眾也對這些新聞非常感興趣”。
納伊姆主編看到“愛深圳”團隊推出的深企出海全媒體欄目“千帆遠航 智連世界”后,評價其“內容翔實且引人入勝”,主動要求轉載并翻譯成阿拉伯語發布。他表示,這些文章讓當地受眾得以了解深圳科技企業及最新產品,并為深圳產品進入當地市場創造了潛在的商業機會。
烏拉圭《共和國報》報道《英文《深圳日報》:深圳塑造創新之城全球形象的先鋒媒體》
自7月3日至15日,蘇丹《中國視野網》已轉載“愛深圳”九語種國際門戶網17篇報道,均以英語和阿拉伯語雙語發布,內容涵蓋深企出海故事、壩光銀葉林、蛇口“開丁節”及大灣區“零碳未來”公路之旅等多元化主題。英文《深圳日報》 和“愛深圳”九語種國際門戶團隊逐步探索建立多語種“外媒鵬友圈”,依托“愛深圳”九語種國際門戶網的全球內容共創平臺(EyeShenzhen UGC Creators),吸引外媒記者進駐平臺,促進與境外媒體內容互換與資源共享,實現精準傳播分眾表達,讓“深圳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落地海外,為深圳在海外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持續營造更加良好的宣介氛圍。
(來源:新華絲路 作者: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