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18日,第八屆世界閩商大會在福州盛大啟幕。1600多位海內外閩商代表和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匯聚智慧力量、同心奮勇爭先。作為福建引以為傲的“金色名片”,廣大閩商正展現出蓬勃生機。
服務閩商,工行擔當。工行福建省分行充分發揮服務實體主力軍作用,緊扣民營企業發展脈搏,致力于激發其活力與創造力,推動民營經濟向高向新攀登。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超2200億元,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科創雨露 潤澤創新沃土
2025年5月28日,由工行福建省分行主辦的福州都市圈民營科創客群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在福州成功舉行,這也是“工銀科創伙伴行”在福建區域的首場活動。
“感謝工行為我們科創企業搭建了這樣的合作交流平臺。”一位福州民營企業家在活動現場表示,通過共同探討金融服務民營科技創新路徑,將有力助推福州構建“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生態圈。
工行福建省分行深刻把握福州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金融支持科技創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重要部署的戰略方向,精準對接福州市加快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和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數據鏈“五鏈”深度融合的迫切需求。
科技型企業是促進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聚焦“專精特新”企業“研發周期長、資金需求急”的痛點,工行福州分行主動對接福建省專項貼息政策,通過“政策宣講專班+定制化融資方案”組合拳,確保企業第一時間享受年化1%的財政貼息紅利。
“專精特新”某企業便是受益者之一。從需求對接到放款,工行僅用3天便為其提供了500萬元貸款,執行利率低至2.10%,直接節約融資成本5萬元,有效助力企業破解核心技術瓶頸、加速技術成果轉換。
工行福建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始終把支持國家產業升級、科技自立自強擺在首要突出位置,將立足福州科創走廊建設,構建覆蓋民營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推動多鏈賦能福州都市圈發展,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多活水。
搭建平臺 匯聚閩商智慧
走進位于泉州西街的“閩商會客廳”,映入眼簾的是創新采取動靜結合的“會客廳”布置風格,嘉賓一對一、面對面的會客式自由交流環境讓人耳目一新,更為巧妙的是將閩商“愛拼敢贏”的奮斗精神與泉州世遺之城的獨特魅力相融合。
“這場閩商會客廳活動干貨滿滿,不僅深入了解了法稅與信托知識,也結識了不少同行的朋友。”泉州一位民營企業家吳總高興地說道,“深切感受到了工行服務民營企業家的溫度。”
閩商以“開放、拓展、愛拼”的精神而聞名,其“敢為天下先”的開拓勁,向世界鐫刻著奮進的足跡,是新福建發展的特色、活力和優勢。為進一步賦能閩商閩企,工行福建省分行整合多方資源,創新打造“閩商會客廳”特色場景,旨在為閩商客戶提供一個集商機孕育、銀企互聯、思想交流和優質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化平臺,搭建起企業家間合作共贏的橋梁。
與傳統銀行網點大不相同,“閩商會客廳”擁有獨立的物理空間,在時間上打破營業時間的限制,在空間上融合商務洽談、引流推介及品質服務等功能,為閩商客戶提供更加靈活、便捷的服務體驗。同時,該行依托會客廳,定期舉辦金融知識講座、銀企對接活動,為小微企業主解讀金融政策、提供融資方案咨詢,助力閩商客戶“融資”“融智”,實現從“單點服務”到“生態共贏”的跨越發展,全方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成長壯大。
深耕特色 澆灌小微“繁花”
眼下,漳州詔安梅嶺鎮牡蠣進入生長旺季。浮球在一望無際的海上有節奏地浮動,傳遞著豐收的訊息。詔安是福建省最集中的牡蠣養殖區,有“中國生態牡蠣之鄉”的美譽。
“每年這個時候,工行的服務團隊就會主動上門,及時滿足我們的資金需求。”牡蠣養殖戶老張感慨地說。
圍繞漳州特色產業及客群特點,工行福建省分行開發特色場景和產品,先后推出“南靖土樓民宿貸”“詔安牡蠣養殖貸”“漳浦河豚貸”“東山鮑魚貸”“平和蜜柚貸”等十余種區域特色普惠貸款,并實現全省系統多個首筆業務落地,促進信貸資源與特色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精準滴灌小微企業。
在支持特色產業的同時,工行福建省分行也著力推動漳州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立足漳州“9+5”產業體系和“三頭六臂”支柱產業發展建設,錨定傳統制造業“擴大產能、轉型升級、存量盤活”需求,積極支持傳統制造業民營企業設備更新升級、技術改造、數字化轉型,為其項目配套融資支持,并成功發放全省系統首筆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貸款,促進民營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從制造到智造,從小微到龍頭,工行福建省分行將始終心懷“國之大者”,以更堅定的決心、更創新的舉措、更優質的服務,深耕八閩熱土,與廣大閩商同心同向、同頻共振,攜手繪就福建民營經濟枝繁葉茂、生機盎然的壯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