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盡管A股震蕩走強,但部分公募權益基金仍然因為規模縮水而清算。根據Wind統計,年內已有5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清算,其中不乏發起式基金。
7月15日,中銀證券慧澤進取3個月持有正式進入清算程序。這是一只成立于2022年7月7日的發起式FOF產品,因基金資產凈值不足要求而觸發自動清盤條件。一季報數據顯示,該基金規模僅有0.28億元,運營近三年僅比成立時增加不到0.18億元。
截至7月16日,7月份共有6只主動權益基金進入清算程序。除了國聯智選紅利股票、海富通優勢驅動外,其余4只基金均是因為“觸發基金合同終止”,在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情況下,基金合同自動終止并進入清算程序。
上述基金的終止事由各有不同,其中不乏發起式基金。申萬菱信專精特新主題發起式、財通資管通達未來6個月持有混合發起式、中銀慧澤積極3個月持有混合發起均為發起式基金,上述基金在各自基金合同中約定,基金合同生效滿3年之日,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2億元,將根據合同約定進行基金財產清算并終止。
從年內清算的發起式基金來看,不乏一些熱門板塊的產品。如申萬菱信專精特新主題布局于人工智能、TMT等板塊,富榮醫藥健康布局醫藥。
業績不佳是基金規模縮水的原因之一。如成立于2022年4月的上銀新能源產業精選混合發起A,成立初期凈值一度漲至1.41元,但隨后凈值大幅回撤,最終運營三年的累計回報為-53.43%,清算時復權單位凈值為0.47元。
不過,也有部分發起式基金規模發展迅速,如2022年成立銀華數字經濟、東方紅醫療升級、中歐碳中和等產品規模均超過10億元,順利度過三年“生死大考”。
(稿件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