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漢中訊(記者 胡文韜)7月15日,漢中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 努力建設生態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首場在漢中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漢中市發展改革委、漢中市工信局、漢中市農業農村局、漢中市商務局四部門聯合發布漢中市2025年上半年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
今年以來,全市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其中,生產供給平穩有序,預計夏糧總產28.5萬噸左右,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工業投資增長29%以上,1—5月規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5.5%。市場需求活力增強,消費品以舊換新,累計核銷補貼資金2.65億元、拉動消費超18.8億元,接待游客人次、實現旅游收入分別增長7.3%、11.5%,275個省市級新開工重點項目全部開工,預計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發展質效向新向優,283個產業鏈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9億元,新增成果轉化企業26家,轉化科技成果140項,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363戶,預計高技術制造業產值增長12%以上。市場預期穩步向好,上半年工業用電量增長16.6%,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5.3%,預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左右。
全市工業領域以加快構建現代化工業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為方向,著力抓優化存量、培育增量,工業經濟順利實現“雙過半”。上半年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47.6億元,同比增長4.1%。在鏈群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裝備制造、現代材料、綠色食藥業產值預計同比分別增長16.7%、4.7%、0.7%(非軍工),其中航空、鋼鐵產業突破硬仗成效顯著。項目支撐作用明顯,155個市級工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1.5億元,占年計劃投資的52.3%,全市工業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29.8%和25%。綠智賦能轉型步伐加快,全市共計668戶企業“上云用平臺”,130戶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認證,中核陜鈾和陜鋼漢中公司入圍首批國家級數字化轉型貫標企業。園區聚集發展效應提升,原10個縣域工業集中區全部升級為省級園區,上半年全市縣域工業集中區預計完成產值392億元左右,占規上工業總產值75%。
全市61.2萬畝小麥和113.6萬畝油菜按時收獲,預計夏糧和油菜產量分別達28.5萬噸、18萬噸左右,并順利完成水稻、玉米播栽任務。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有力,預計上半年蔬菜產量161萬噸、生豬總飼養量達220萬頭以上、水產品產量4.26萬噸。脫貧攻堅成果得到持續鞏固拓展,今年投入產業發展資金11.71億元推動幫扶產業項目高質量發展,34.91萬脫貧人口務工就業,易地搬遷“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特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五個農業”扎實推進,全市有機農業面積29.3萬畝,預計上半年茶、藥、菌、果產量分別達5.2萬噸、12萬噸、5.7萬噸、3.4萬噸,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360億元。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民收入實現穩步增長,一季度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3%,位居全省第二。
全市堅持供需兩端發力、政策活動雙輪驅動,大力提振消費。上半年密集開展“惠滿漢中·禮遇暖冬”“漢風古韻·傳奇夜”等200余場線下促消費活動,創新舉辦2025網上年貨節等50余場線上活動,1—5月全市實現線上零售額129億元,同比增長16.6%,居全省第3位,電商交易額約173億元,同比增長7.25%。市縣兩級共發放1400余萬元,帶動消費近6000萬元,汽車購新補貼活動10天核銷消費券235萬元,銷售汽車800輛。消費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著力培育以“夜購”和“夜品”為特色的夜間經濟,不斷豐富消費場景。持續壯大市場主體,1—5月全市新培育限上貿易企業143戶,為消費市場注入新活力。
據悉,后續漢中市將圍繞生態環境保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六個民心工程等主題繼續舉行發布會,全面展現漢中建設生態城市的思路舉措與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