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日前發布《2025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4年,新加坡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增長6.1%,達143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作為單個國家經濟體,其全球排名從2022年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在東盟成員中繼續領跑。
在政策層面,新加坡政府近些年通過精準施策為外資流入鋪路搭橋。2024年初,新加坡政府財政預算案多項措施直指企業發展痛點,推出“企業援助配套計劃”,投入13億新加坡元緩解企業經營成本壓力;稅收優惠方面,新加坡政府規定,2024年新加坡企業可享受50%所得稅減免,上限為4萬新加坡元,有效緩解了通脹帶來的資金壓力。此外,2023年政府還對至少雇用1名本地員工的未盈利企業,額外給予最低2000新加坡元現金津貼,為初創期企業注入活力。
新加坡今年1月起實施的可退還投資稅收抵免計劃,成為吸引外資的主要力量。該計劃聚焦高價值經濟活動,涵蓋新建制造工廠、低碳能源設施、數字服務拓展、供應鏈強化、商品貿易公司設立、研發創新及碳減排方案等多元領域。企業在這些領域的資本投入、人力成本、培訓費用等,可按最高50%比例抵免當年企業所得稅,剩余部分可在4年內以現金退還,具體額度由經濟發展局和企業發展局核定。
新加坡政府還在推動投資與創新融合發展方面持續加碼。2025財年(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新加坡政府向全國生產力基金追加30億新加坡元,專項支持科技創新研發。自2023年起,該基金的用途已從資助本地企業提升生產力、支持人才培訓拓展至吸引優質跨國企業,通過獎勵政策推動先進制造、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等高附加值產業集群發展。
同步推進的還有全球創業者計劃,旨在鼓勵全球創始人到新加坡建立和發展新項目,以加強本地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新加坡政府將提供全面資源和支持措施,包括讓創始人加入由志同道合的企業家、戰略合作伙伴、投資者和顧問組成的社區,共同策劃企業項目。同時也會簡化企業設立和人才引進程序,幫助創始人在新加坡建立高效團隊。
作為全球重要貿易和航空樞紐,新加坡在亞太地區占據戰略要地,為投資者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其經濟政策的穩定性更是一大亮點,政府始終致力于維持宏觀經濟增長,營造可預測的營商環境,有效降低了投資風險。
成熟穩健的金融體系是關鍵支撐。作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新加坡監管嚴格高效,保障市場穩定與資金安全;銀行、保險、資產管理等多元服務滿足不同需求;先進的支付清算系統、信用評級機構等基礎設施,提升了交易效率與透明度,吸引大量金融機構在此扎根。
基礎設施建設的“硬實力”同樣不可忽視。新加坡持續投入打造世界一流的港口、機場和公路網絡,樟宜機場連接200多個城市,為物流運輸提供便利;數字化基礎設施及先進通信與信息技術設施等,為數字經濟和創新產業筑牢根基。
政策法規體系的完善進一步強化了吸引力。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為企業創新成果保駕護航;較低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及特定領域額外減免,有效降低運營成本;簡化的行政審批、高效的政務服務,則為投資者提供了從注冊到運營的全流程便利。
人才優勢為產業發展注入“活水”。新加坡教育體系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的人才專業扎實、實踐能力強;同時,新加坡還通過工作簽證、永久居留權等政策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形成多元化人才隊伍,滿足企業多層次需求。
此外,穩定的政治與社會環境為投資安全提供根本保障;良好的城市形象也為居民和企業提供高品質生活與工作環境,形成“以環境聚人才、以人才引投資”的良性循環。
作為東盟成員,新加坡推動區域一體化和自由貿易,與多國簽訂自貿協定和投資保護協定,為企業拓展市場空間;同時,新加坡還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升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讓外資能在此便捷對接全球網絡。
在全球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投資者對新興市場關注度提升,新加坡憑借綜合優勢成為避險與逐利的理想選擇。其在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提前布局,更與全球產業趨勢高度契合,吸引了大量相關企業入駐。展望未來,新加坡有望繼續保持全球投資市場領先地位,吸引更多優質外資,推動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網 朱 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