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高水平科技型企業孵化器,不僅能降低各類創新要素組合匹配的交易成本,還能通過資源互補、能力協同,加速技術迭代,及時應對市場反饋,推動形成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互促共進的平臺,從而進一步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科技型企業孵化器是培育科技企業的重要載體。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我國科技型企業孵化器不斷壯大。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孵化機構總數達1.6萬家、累計孵化上市(掛牌)企業超過500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三分之一為孵化器培育企業。
當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正在深度融合,新質生產力不斷培育壯大。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涉及知識創造、技術開發、資本投入、市場驗證等多個環節,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這個過程中,科技型企業孵化器不可或缺。科技型企業孵化器以專業化、集成式服務為紐帶,將科學家、工程師、創業者、風險資本等創新要素深度聚合,形成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產業鏈的系統性集聚。
比如,在上海市徐匯區,總面積超6萬平方米的模速空間正快速崛起為大模型領域的超級孵化器:成立不到兩年,入駐企業100余家,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聚集大模型企業近400家;累計推動43個備案大模型落地,約占上海全市的61%。又如,在北京,作為聚焦精準醫療領域的國際化孵化平臺,P4中英精準醫療(北京)創新中心已構建“技術引進—臨床驗證—產業落地”的全鏈條孵化生態。該中心累計征集全球精準醫療項目300余個,推動3個項目成功落地北京。
從實踐來看,建設高水平科技型企業孵化器,不僅能降低各類創新要素組合匹配的交易成本,還能通過資源互補、能力協同,加速技術迭代,及時應對市場反饋,推動形成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互促共進的平臺,從而進一步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提出將孵化器認定分為標準級和卓越級兩類。其中,卓越級孵化器是對標國際一流,擇優認定,面向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提供高標準專業化服務的創新型孵化器。應當看到,管理辦法旨在推動孵化器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從提供服務向構建創新創業生態轉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和產業化,做優企業增量,促進高質量就業。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需要孵化服務加速從技術到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提供低成本空間、共享設施、種子資金、政策輔導等,以此降低科技型企業早期創業的試錯成本與生存壓力;二是鼓勵商業模式設計、市場拓展、資金融通等專業化服務,助力科技型企業創業者與市場對接,提升其商業運營能力和企業管理能力;三是深度對接產業鏈上下游、應用場景等資源,尋找技術落地路徑,進一步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化。
創新是一種文化、一種氛圍、一種勢能。做好稅收政策接續支持,促進孵化器質效齊升;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量子信息等新興領域,布局一批卓越級孵化器;支持孵化器設立早期投資基金,壯大“耐心資本”……未來,政策更精準、機制更靈活、服務更高效,定能培育更多硬科技企業。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