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567.5公斤!”當自家田塊小麥測產結果公布,朱春華頓時咧開了嘴,“種了10多年地,這個產量想都沒敢想過。”
朱春華是全國勞模,南京市六合區雄州街道錢倉村種糧大戶。不久前,其種植的小麥迎來豐收,測量顯示,小麥畝產567.5公斤。
這得益于人保財險南京市分公司依托“人保示范方”項目,不僅定期開展田間小課堂宣講、提供抗病麥種,還會根據時間節點通過“農博士”平臺進行作物長勢觀察和病蟲害巡視,實時監測苗情,助力農戶科學應對災害,守護“魚米之鄉”穩產增收。
從“望天收”到“慧種田”
在人保財險六合支公司“人保示范方”試驗田內,物聯網監測設備實時采集土壤墑情、溫濕度及氣象數據,同步上傳至“智慧農業云平臺”。通過可視化大屏即可查看田間“健康報告”,及時接收干旱預警與暴雨提示。
據人保財險南京市分公司副總經理金濤介紹,人保財險南京市分公司已在全市建成10個“人保示范方”,覆蓋面積從去年的5200畝升至8600畝,輻射江寧、浦口、六合、溧水、高淳等主產糧區。其中,人保財險六合支公司已建成兩個“人保示范方”,集成高產水稻品種、機械化流水線育苗等技術,實現“耕種管收”全程科技賦能,通過“良種篩選+智能管理+保險兜底”的全鏈條服務模式,為農戶提供從選種到收獲的全程保障。
給風險“做減法”,給保障“做加法”
近年來,人保財險六合支公司扎根縣域特色農業,充分踐行“保險+風險減量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該公司與六合農業農村局等農業科研院所聯手打造“人保示范方”,推動六合農業保險從“災后補償”向“災前預防、災中干預”轉型升級。
南京市六合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徐麗萍站長介紹,今年小麥楊花、拔節關鍵期,人保財險六合支公司一方面定期組織農業專家開展“人保示范方”田間巡查與技術指導工作;另一方面通過“田間管理小課堂”定期推送田間管理要點,覆蓋農戶超500人次。在強對流天氣頻發期,人保財險六合支公司提前向農戶推送氣象預警信息,并指導農戶疏通溝渠、加固設施,使“人保示范方”內作物受災率大大低于區域平均水平。
不僅如此,依托人保財險自主研發的“農博士”平臺,人保財險六合支公司對全區所有“人保示范方”進行數字化統籌管理。該平臺集成巡視巡察、示范方展示等功能,在示范方的小麥水稻生長每一個重要節點人保專員及時對長勢進行實地勘察,專家進行農技指導后,“農博士”平臺可實時展示巡視結果和田塊狀態,農戶在生產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通過“PICC江蘇鄉村振興保”小程序進行反饋,有效打通助農“最后一公里”。
政企協同 精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人保財險六合支公司經理關亮稱,“人保示范方”項目建設過程中,人保財險六合支公司與六合區農技部門深度合作,農業保險承保范圍內種植規模大、技術需求高、具有減災增產潛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選取連片種植的田塊,量身定制“良種+良技+保險”套餐。
通過“保險+服務+科技”模式,深入到包括引種、種植、收獲、售賣的農業生產全過程,實現“選種有指引、種植有指導、收獲有助力”,以此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破解“誰來種田,如何種好田”的時代課題提供人保方案。
六合區橫梁街道方山村農戶邵振華稱,今年小麥楊花、拔節、抽穗的期間,長江中下游地區降雨量不到正常年份的48%,當時人保財險六合支公司開展“惠農服務送下鄉”活動,將培訓課堂搬進田間地頭,邀請農業專家團隊現場培訓,就是要幫助農戶做好各項防災減災、穩產增產措施,讓良田多產糧、產好糧,助力小麥穩產增收。
從風險預警到保險補償,人保財險六合支公司以“人保示范方”為支點,探索出一條“保險+服務+科技”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徑。隨著“人保示范方”覆蓋面積持續擴大,更多農戶將共享科技興農成果。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