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曹操出行、香江電器在港交所上市。今年以來,港股市場IPO募資金額已達959.29億港元,同比增長758.8%,呈現爆發式增長。在AI、機器人等科技浪潮推動下,中國資產迎來價值重估,港股的全球關注度顯著提升。
“赴港上市的企業數量攀升,近期主動與我們接洽的企業也越來越多。投行人員忙到飛起,都在盡職調查、內核質控、監管溝通、發行策略制定、全球路演等。”一位頭部內資券商保代表示。
在“A+H”熱潮下,內資券商紛紛搭建跨境業務協作平臺,組建港股專業團隊,以加速港股投行業務的拓展,他們對下半年的業務也較為樂觀。“伴隨國際資本對中國資產的價值重估及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市場情緒回暖、估值顯著修復,進一步吸引A股企業赴港上市。此外,港交所為A股企業在港股上市推出了一系列制度便利措施,A股企業在港股上市審核流程整體較快。”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王曙光表示。
火速組建跨境業務團隊
“過去幾個月,我們項目組頻繁出差,因為我們做的是內地企業赴港上市項目,從上市架構設計到路演承銷,都需要內地與香港的同事緊密配合。”一名頭部券商投行人員稱,公司調配了具有A股上市執行經驗的員工參與項目,與香港同事共同組成項目組,“內地同事比較了解本土企業需求,香港同事更熟悉境外上市規則”。
據了解,為提升境外業務效率,不少券商組建了跨境業務團隊,主要服務內地企業赴港上市、中概股回流、紅籌架構搭建、跨境并購等項目。
廣發證券投行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是港股IPO業務高峰期,項目全流程涉及篩選評估、盡職調查、招股書編制、監管溝通、路演推介等多個關鍵環節,需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為強化境內外業務協同效能,廣發證券搭建了跨境業務協作平臺,打破地域限制,實現內地與香港團隊的實時信息互通與高效協作。”
中金公司表示,公司境內外業務無縫銜接,建立了覆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法蘭克福、東京、迪拜的國際網絡,并充分調動境內外的研究、團隊、產品等資源,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跨境服務。
聯席保薦現象頻頻出現
近期上市的港股新股頻繁出現多家投行聯席保薦的現象。比如,在6月25日,曹操出行上市,聯席保薦人為華泰國際、農銀國際、廣發證券(香港)。6月23日,藥捷安康-B上市,聯席保薦人為中信證券、華泰國際。
多家龍頭企業赴港上市,由多家投行通力合作。例如,寧德時代H股上市由美銀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際)、摩根大通聯合保薦;恒瑞醫藥的保薦機構為摩根士丹利、花旗、華泰國際。
業內人士認為,在港股IPO激烈的競爭態勢下,通過“強強聯合”提高IPO成功率,是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理性策略。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分析稱:“聯席保薦允許不同投行發揮各自優勢,如內資投行熟悉內地企業背景和監管流程,外資投行則擁有廣泛的國際投資者網絡及海外市場經驗。不同投行協同推進一個項目,有助于確保關鍵節點如監管溝通、路演、投資者引入等環節順利進行,并分擔盡職調查、信息披露及后續監管責任。此外,從發行人戰略看,多家投行參與可提升投資者信任度。”
下半年港股IPO熱度有望延續
在本輪港股IPO熱潮中,內資投行在保薦項目上收入頗豐。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中金香港、中信證券(香港)、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招銀國際在港股IPO保薦家數中排名前四。其中,中金香港以14家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17.07%。
展望下半年,投行人士認為港股IPO市場將持續繁榮。從7月開始,眾多明星IPO項目將啟動發行,港股新股發行節奏及良好的整體表現仍有望延續。
業內人士認為,國際長期資金正在增加對中國優質IPO的配置,令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迎來窗口期。“我們近期觀察到,歐美基金經理開始活躍參與項目路演并下單。例如,在寧德時代、海天味業、三花智控等項目中,基石投資人中出現了中東主權基金、新加坡主權基金、歐洲長線基金等外資機構身影。這些項目在簿記期間也收到了大量的海外主權及長線機構訂單,足以證明優質中國資產能帶動歐美長線增量資金大量回流。”王曙光表示。
廣發證券則表示,本輪港股IPO熱潮為內資券商的國際化探索提供了重要契機,接下來將在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升級、引進具有豐富國際投行經驗的人才、拓展項目資源上等方面持續發力。“在參與港股市場業務的過程中,內資券商得以更深入地理解國際資本市場規則,逐步積累跨境業務經驗,提升國際化專業服務能力,與國際同行的交流合作也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助力內地券商行業在國際化進程中穩步前行。”該機構表示。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