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公司新一輪易主潮中,紡織服裝公司顯得尤其突出。安奈兒、*ST金比等集中易主,折射出傳統服裝行業亟待轉型的陣痛。
從目前已發布的易主交易來看,有的服裝公司擬引入實力強勁的民營資本,借助新主實現業務轉型升級;有的公司擬在現有服裝主業基礎上打造新的增長點,開啟“服裝+X”的雙主業格局;有的公司被實力雄厚的地方國資看中,有望被打造成地方國資旗下的紡織服裝上市平臺。
針對服裝上市公司集中易主現象,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分析認為,服裝行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征,當行業進入下行周期時,企業經營壓力加劇。通過控制權變更引入新股東,往往能為企業帶來轉型契機。部分服裝企業因高負債率、現金流緊張等問題承受較大財務壓力,控制權變更或將為公司引入資金“活水”,注入更具想象力的資產,助力上市公司開拓新的業務格局。
主業“褪色”
服裝公司業績增長乏力
與安踏、特步等運動鞋服公司業績持續走高不同,傳統服裝公司近年來面臨諸多挑戰,正經歷業績“陣痛”。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為10716.2億元,同比僅增長0.1%。Choice數據顯示,2024年,A股39家非運動服裝企業中,近七成業績下滑甚至虧損。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背景下,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老化問題突出的服裝公司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環顧A股市場,安奈兒、*ST金比、泰慕士、日播時尚等主營紡織服裝業務的公司,紛紛易主或推進重大資產重組。除泰慕士業績波動較小外,其他3家公司近年來業績均呈現下滑趨勢或陷入虧損。
作為昔日的“童裝第一股”,安奈兒2024年實現營收6.39億元,不及2019年營收的一半,凈利潤虧損1.15億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從2024年年報看,渠道結構老化、產品創新乏力、庫存積壓高企等多重因素,拖累公司經營發展。
再看*ST金比,2021年以來公司營收徘徊在3億元以下,且連續三年扣非凈利潤為負,持續經營能力堪憂。隨著退市新規實施,將主板虧損公司營收指標提高至3億元,公司由此觸及組合類財務退市指標,于今年4月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主營時尚女裝的日播時尚2024年虧損逾1.5億元。公司在年報中表示,虧損主要原因之一為營業收入下降,且受門店租金物管、人員薪酬、設計研發等固定費用影響較大。
“服裝行業競爭激烈,市場需求變化快,由于業績承壓、市場份額下滑等,不少公司創始人、實控人等選擇退出,以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柏文喜說。
國資與民企爭相接盤
轉型升級之路備受矚目
在“并購六條”、重組新規等政策引導之下,服裝公司紛紛籌劃易主或加快資產收購,以謀求轉型升級。從安奈兒、*ST金比、泰慕士3家擬易主公司來看,其新主實力不凡,有民營產業資本,也有地方國資平臺。各家公司轉型的方向、路徑、規劃也隨著新主揭開面紗而進一步明朗。
安奈兒即將迎來的新實際控制人黃濤頗有來頭。公開信息顯示,黃濤控制的核心企業多達326家,其掌舵的世紀金源業務涉及房地產開發、酒店文旅、商業運營等多個領域,并在智慧出行、新能源、半導體等新興領域有所布局。其中,世紀金源投資控股的智華科技2024年11月整體估值達到80億元。此外,黃濤目前在A股市場已經擁有1家上市公司皖通科技,公司以數字高速信息化為主營業務,目前總市值為33.65億元。
擬入主*ST金比的陳珂如,同樣是一位民營企業家。公共信息顯示,陳珂如實際控制上海明謙厚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元一軟件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資產布局涵蓋生命科學投資、人工智能、科技應用服務等領域。若本次交易完成,陳珂如旗下的上海元一成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元一成物”)將成為*ST金比的控股股東。不過,元一成物能否順利入主*ST金比似乎還存在不確定性。企查查顯示,股權穿透后,元一成物的終極控股股東上海浩然春暉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面臨強制清算。
*ST金比6月19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大股東與元一成物的股權轉讓協議目前在正常推進中,元一成物已按約定將保證金打進共管賬戶。
隨著新主出爐,旗下資產版圖浮出水面,也讓市場對上述公司的轉型之路更為期待。
以日播時尚為例,2023年8月公司實控人由王衛東、曲江亭夫婦變更為梁豐。去年10月,公司推出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茵地樂控股權。茵地樂是一家主營PAA類鋰電池水性粘結劑的企業。若本次重組完成,日播時尚有望將業務延展至新能源領域,開啟“服裝+鋰電粘結劑”雙輪驅動發展格局。
除民營資本助力轉型之外,服裝公司還得到地方國資的力挺,泰慕士就被廣州國資相中。
泰慕士日前公告,通過“股份轉讓+表決權放棄”的方式,廣州輕工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廣州市人民政府將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廣州輕工近日表示,泰慕士將成為廣州輕工紡織服裝產業板塊唯一的上市平臺,將充分發揮自身在渠道、品牌、供應鏈等多方面的優勢,賦能泰慕士業務發展。在渠道拓展上,借助集團廣泛的銷售網絡,為泰慕士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商業機會優先向泰慕士傾斜,為泰慕士帶來最匹配的合作項目與訂單資源。在品牌建設方面,利用集團的品牌影響力以及紡織公司的鏈主優勢和外貿優勢,助力泰慕士進一步提升國內國際品牌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
“新實控人可能帶來新的資源、技術、市場渠道和管理經驗,有助于企業突破原有業務的瓶頸,實現多元化發展,但同時面臨著技術門檻、人才短缺、市場不確定性等風險。”柏文喜認為,服裝企業轉型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謹慎決策。如果企業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技術儲備和人才優勢,且新業務領域與企業原有資源和能力有一定的協同性,那么轉型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否則,盲目轉型可能會導致企業陷入困境。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