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給中端醫療險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多家保險公司陸續推出中端醫療險產品。那么,中端醫療險市場反饋如何?作為直接將產品和消費者連接在一起的保險營銷員,他們如何看待中端醫療險?
找到目標客戶
不到兩個月,天津市保險營銷員劉洺辰簽了60多張中端醫療險保單。能做到這樣的業績,離不開她對客戶的精準定位。
“我的中端醫療險客戶集中在兩個群體:一個群體是60后,也就是我父母那一代人;另一個群體是80后,也就是我這一代人。”劉洺辰說。
在劉洺辰的中端醫療險客戶中,60后占了半壁江山。在這個群體中,要么孩子做生意,家中經濟條件比較好;要么本人是事業單位在編人員,收入比較穩定。劉洺辰認為,這個群體所在的年齡段和醫院打交道頻率比較高,對醫療、醫藥和服務都有一定需求。給他們配置中端醫療險,就是幫他們有效解決這些方面的需求。
在她的客戶中,有一位退休教師很有代表性。這位退休教師有一位獨生女,她對劉洺辰說,她的訴求是當自己生病時,不給女兒添麻煩,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在尋醫問藥的過程上。劉洺辰給她配置了一款中端醫療險,保費7000多元。保費不到這位客戶一個月退休金,她很愿意通過購買這份保險解決自己的住院醫療問題。
“我們父母這一代人都不愿意因為自己的緣故讓孩子耽誤工作和生活,80%的客戶都說孩子停下工作來為自己跑前跑后,心里會不安。因此,當他們知道可以通過一款保險產品解決好醫、好藥和好服務問題時,他們是愿意提前為此做規劃的。”劉洺辰說。為了解決住院陪護問題,劉洺辰專門為中端醫療險客戶配備了護工卡,入院后被保險人的病例會傳遞給第三方機構,之后可獲得八天七晚的護理服務。如果被保險人動手術,出院后還可獲得五天四晚護理服務。
“我們這一代正值壯年,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往往是家庭頂梁柱,萬一出現健康問題對家庭打擊很大。給這個年齡階段的人配置保險,不僅是對自己,也是對家人的一種保護。”劉洺辰介紹,如今很多疾病有低齡化趨勢,今年4月和5月,她每個月都有兩個客戶罹患重疾或身故,她幫助辦理理賠。當她把這些信息分享給客戶時,客戶對保險認同度非常高。
“我每天都要拜訪1-2位中端醫療險客戶,除了身體原因無法投保的人,基本上都會簽單。因為之前我對客戶都有比較精準地了解,我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所以達成率比較高。”劉洺辰說。
江蘇省揚州市保險營銷員彭乃美從業21年,一直在同一家保險公司。她認為,頻繁跳槽會傷害客戶,因為服務不及時。她今年2月份接觸到中端醫療險,立刻意識到這種保險產品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她梳理自己的客戶資源,并篩選出合適的客戶為他們配置中端醫療險。她堅持對客戶只篩選不教育,“我會宣傳中端醫療險,客戶認知到了就會買,認識不到絕不勉強推銷。這是一個篩選合適客戶的過程。我對有百萬醫療險的客戶優先升級到中端醫療險。”彭乃美說。
有家社區醫院負責人一家三口都是彭乃美的老客戶,之前都購買了百萬醫療險。彭乃美給他們介紹了中端醫療險和百萬醫療險的區別之后,他們又都購買了中端醫療險。“保費增加不多,一家三口總共增加保費不到1000元,他們都接受。”彭乃美說。
廣東省汕頭市營銷員鄭彥斌2009年開始保險營銷生涯,今年初開始學習醫保支付改革相關的知識,之后就開始推薦中端醫療險。這段時間做了30多單中端醫療險。他選定的客戶群體多在35歲-50歲之間,自主經營者占一部分,事業單位工作的占一部分。他的理念,能買得起車的人就可以買中端醫療險。中端醫療險和車險都屬于消費型保險,有車的人因為每年都要給車上保險,既然給車每年都能花幾千元錢上保險,當然也可以給自己花幾千元買一份保障。
“從2017年開始,我給客戶設計的保險方案都是‘重疾險+百萬醫療險’,如今是‘重疾險+中端醫療險’,此外,還會推薦杠桿高的定期壽險。”鄭彥斌介紹,雖然一開始客戶對消費型保險難以接受,但從醫療資源配置和原研藥使用解釋,客戶接受程度很高。此外,他不建議客戶購買免健康告知的產品,他認為無論對客戶,還是對自己,嚴進寬出比寬進嚴出更好。
從理念傳導著手
在中端醫療險營銷中,什么最重要?在采訪中發現,有兩項經常被提起,一是營銷人員自身以及客戶理念的培育,二是服務。
理念的培育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眼界的開闊和理念提升,另一方面是幫助客戶培育理念。
采訪的保險營銷員都提到了自身理念的培育,他們共同認為,有意識拓寬自己的眼界,培育自己從行業發展角度看保險,甚至跳出保險看保險對從業非常重要。尤其在中端醫療險方面,要從醫改等領域去看它所處的位置和未來發展。因此,這些營銷員無一例外都在不斷學習,有的甚至每天都在跟著中端醫療險的培訓視頻學習。提升自身的同時,他們還在把相關理念宣導給客戶,這是一個更加艱難的事情。
“改變一個人的思維很難,我們在做難而正確的事。”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保險營銷員宋俊華說。她2011年進入保險行業,不久前剛剛為一個家庭的四位成員配置了中端醫療險。
說起這件事,宋俊華心情很沉重。“人教人很難,事教人很容易。”她介紹了這樣一個案例:這是一個五口之家,夫妻二人有3個子女。本來3個子女都有重疾險,繳費幾年后,夫妻二人感覺買了沒啥用,就停止了繳費。沒想到不久之后,13歲的大女兒就確診得了白血病。為了籌集醫療費,這家人賣了一套房。宋俊華在幫助大女兒就醫過程中獲得了客戶認可,她給客戶介紹醫院特需部、國際部可以醫療費用直付,夫妻二人當時就決定為除大女兒之外的四口購買了中端醫療險。
宋俊華認為,很多人對保險有一定認知,但認知深刻的人不多。“我們都知道全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在我們這樣一個小縣城中,大病去哪里看,很多人知道去大城市,但是通過什么途徑,去什么醫院卻很少有人知道。小病走醫保,住院走中端,這些都需要我們去給客戶培育。”宋俊華說。
“我現在只推薦中高端醫療險。”山東青島保險營銷員邢榮泉說,“我認為理想中的中端醫療險不帶門診,免賠額高一點,可以在公立醫院特需部、國際部及部分的私立醫院就診。最好能帶重疾門診預約、重疾檢查綠通重疾住院協助、重疾手術綠通。”
“客戶認不認中端醫療險,和銷售人員的介紹有關系。”邢榮泉通過參加培訓了解了中端醫療險和百萬醫療險的差別之后,很堅決地向之前的老客戶推薦中端醫療險。他通過介紹國家醫保支付改革切入,分析兩種保險產品在可以獲得的醫療資源和藥品使用方面的差異。“只要這種理念講到位,客戶很認可。目前,客戶對醫療險的核心需求,已經從費用報銷向醫療資源轉化了。”邢榮泉說。
“在展業時我發現,有些客戶認為,自己有醫保和惠民保,好像中端醫療險就不太重要了。如果不選擇門急診,中端醫療險使用頻率沒醫保那么高,又不像意外險等產品杠桿那么高,所以會忽略這種產品的配置。”上海的王穎表示,“可是,但凡接觸過住院醫療的人隊中端醫療險接受程度都比較高。有時候,客戶不太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這就需要我們去引導。”
王穎認為,醫療和醫療真不一樣。王穎介紹,自己有8年保險從業經驗,前3年在一家再保險公司工作,當時公司給員工配備了團體高端醫療險,看病都去公立醫院的特需部或國際部。因此,自己體驗過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之后,在保險營銷中,她很注重為客戶配置的產品能對接更好的醫療服務。
以服務力鑄就個人品牌
在采訪中發現,服務好,是中端醫療險營銷的關鍵一環。
劉洺辰2009年進入保險業,當時她是“為了掙錢”。16年來,她越來越熱愛這一行業,因為她認為保險可以幫助很多人,是一項助人的事業。她是靠服務打開了營銷市場。剛入行時,她就開始做健康險。當時,她幫助一位孤兒單客戶辦理重疾險理賠,得到客戶認可,給她轉介紹了許多客戶,從而打開了重疾險營銷市場。
“今年以來,我開始主推中端醫療險,因為我從心里認同中端醫療險。”劉洺辰說,“從業以來,我經手的理賠案件涉及理賠金共計1.2億元。在一起一起的理賠中,我太知道保險的重要性,也太知道什么人需要匹配什么樣的保險產品了。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下,人們需要中端醫療險。”
在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從業8年的保險營銷員王麗彬表示,“因為多年專業細致的服務,我贏得了眾多客戶的信賴,所以在升級中端醫療險的過程中比較順利。”
在王麗彬的朋友圈里,經常分享幫助客戶掛號和陪診、體檢的信息。她介紹,“呼倫貝爾比較偏遠,醫療資源相對薄弱,所以我經常會幫助客戶掛北京三甲醫院的號,而且可以對接專業機構去為客戶提供優質就醫服務,因為專業用心深受客戶認可,同時也樹立了良好的個人品牌,因此我為客戶建議的方案客戶都很信服。”
“有些從業人員覺得醫療險責任大,收入低,但我不這么認為。我要想在保險行業持續發展下去,同時也能夠幫助更多人解決就醫難、看病貴的問題,就應該從醫療險做起。”王麗彬表示,相對于其他保險產品,醫療險更復雜,需要更多的醫學、國家政策法規知識,同時需要不斷提升客戶的理念。因此,她幾乎每天都跟著老師學習,通過線上線下培訓,她認識到醫保改革后的中端醫療險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她認為,只有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才能贏得客戶和全社會的尊重,只有對接了中高端醫療后才能真正地實現“好醫、好藥、好暖、好省”。如今,王麗彬有了連續多年占據分公司的銷售件數第一名的成績。僅6月份就她幫助20位客戶升級了中端醫療險。“我每天都在持續科普中高端醫療險的服務優勢和行業發展。”王麗彬說。
鄭彥斌認為,要做好客戶服務,既要有專業性,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他認為,“保險是居安思危,因此要有風險管理思維,保險營銷是對風險的管理。過往行業粗放發展給老百姓帶來了一些負面印象,這還需時間來樹立保險從業者的職業價值。所以,我認為保險從業者是需要有大愛的情懷去支撐長期服務信念。”
邢榮泉認為,做好客戶服務,是樹立良好口碑的關鍵,理賠服務是服務的重中之重。
他曾經幫助一位客戶進行理賠。這位客戶購買了老版重疾險,不久前被醫院診斷患有胸腺瘤B型,申請理賠時被拒賠,理由是胸腺瘤不屬于惡性腫瘤。客戶找到邢榮泉,此時邢榮泉已經通過學習懂得了很多醫學知識,他翻閱大量資料,找到最新的胸腺瘤分類權威資料,證明客戶所患疾病確實屬于惡性腫瘤范圍,并且患者病歷中給的確實是重疾編碼,最終,客戶獲得了全額理賠。“做好客戶服務,營銷員要懂醫學常識,還要懂理賠邏輯。”邢榮泉說。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