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偉 制圖
科創板新增受理一家未盈利“硬科技”企業。6月17日,上交所官網顯示,上海兆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兆芯集成”)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兆芯集成是國內六大CPU廠商之一,也是目前國內可同時面向桌面PC、服務器、工作站以及嵌入式等多領域并持續兼容x86指令集的CPU設計企業。聯和投資持有公司50.07%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市國資委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據了解,2024年6月19日《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簡稱“科創板八條”)發布以來,已陸續有4家未盈利企業的科創板IPO申請獲得受理。其中,2家均為6月新增受理。在業內看來,“科創板八條”實施近一年來,配套制度有序推出,典型案例不斷落地,科創板“支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科創屬性突出的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提升制度包容性”的積極信號不斷釋放。
兆芯集成擬募資41.69億元
CPU是信息技術產業賴以生存發展的戰略性、關鍵性產品,是信息設備的“大腦”,是信息安全的基石,是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技術難度最大、地位最高的產品之一。
進一步來看,在各類CPU產品中,x86架構CPU是技術門檻最高、結構最復雜、市場占有率最高、生態體系最完善的一類產品,占據全球桌面PC、服務器等計算領域約90%的市場份額。
兆芯集成是目前國內可同時面向桌面PC、服務器、工作站以及嵌入式等多領域并持續兼容x86指令集的CPU設計企業,主營業務為高端通用處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開先”系列通用處理器、“開勝”系列通用處理器及配套芯片產品。2024年,在聯想開天、軟通計算機、紫光、升騰、視源等頭部桌面PC廠商的國產終端出貨中,搭載兆芯CPU的產品占比位列第一。
報告期內(2022年至2024年),兆芯集成營業收入分別為3.4億元、5.55億元和8.8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61.71%。
為保持技術先進性,兆芯集成持續進行大額的研發投入,不斷更新迭代現有產品并開展新產品的研發工作。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9.84億元、9.88億元和8.13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289.50%、178.00%和91.44%,處于較高水平。此外,公司研發人員占比為75.97%,擁有已授權專利達1434項,其中應用于主營業務并能夠產業化的發明專利500余項。
兆芯集成此次選擇的上市標準為同股同權的第四套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招股書顯示,2024年度公司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為8.89億元,不低于3億元。結合兆芯集成最近一次股本變動對應的估值情況以及可比公司在境內市場的近期估值情況,預計兆芯集成發行后總市值不低于30億元。
本次IPO,兆芯集成擬募資41.69億元,主要投向新一代服務器處理器項目、新一代桌面處理器項目、先進工藝處理器研發項目、研發中心項目等。
“通過實施上述項目,公司將進一步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加快產業化成果轉化,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增強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以應對日益增長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需求。”兆芯集成表示。
未盈利企業“趕考”科創板
2024年6月19日發布的“科創板八條”提出,“支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科創屬性突出的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回溯來看,算上此次新增受理的兆芯集成,科創板近一年來已受理4家未盈利企業的IPO申請。其中,半導體“獨角獸”上海超硅為6月新增案例。上海超硅主要從事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最大的300mm和200mm半導體硅片的研發、生產、銷售,同時公司還從事包括硅片再生以及硅棒后道加工等受托加工業務,已經發展為國際知名的半導體硅片廠商。
2024年11月,境內最大的12英寸硅片廠商西安奕材IPO申請獲得科創板受理,公司是國內主流存儲IDM廠商的全球硅片供應商中采購占比第一或第二大的戰略級硅片供應商,市場份額排名境內第一、全球第六。
今年3月,專注于射頻、模擬領域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昂瑞微IPO申請獲科創板受理,公司在國內率先實現L-PAMiD產品對主流品牌客戶大規模量產出貨。
在業內看來,未盈利企業科創板IPO申請陸續獲受理,進一步表明資本市場全面擁抱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硬科技企業的使命和決心。安永華中區審計主管合伙人費凡認為,當前A股的科創屬性愈發顯著,資本正加速向科創型企業集聚。證監會近期多次強調更大力度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表明科創型企業的制度性紅利正在加速釋放,上市融資環境持續優化。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