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內,AI數字模特身著“零碳”內衣依次登上虛擬T臺,大幅提升打樣效率;屏幕外,同款由廢紡回收再生的實體產品靜靜陳列,邊角料煥發新生。2025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碳博會”)期間,東方國際集團上海榮恒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展臺的這場“數字秀”是外貿企業主動擁抱綠色出海浪潮的真實縮影。
“過去我們更多的是關注材料樣式,現在客戶會關心產品的‘數字護照’,了解產品是否符合環保標準。”東方國際集團上海榮恒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經理季峰表示,作為主營歐洲內衣外貿的企業,面對日益收緊的環保標準,公司正從被動接單轉向主動轉型,已制定2024至2026年“雙碳”計劃,首款零碳產品已上市。綠色出海,已成必答題。
在本屆碳博會上,綠色出海已成為熱詞。首次設立的“綠色出海”專題板塊吸引了大量關注,展會期間發布《綠色出海指南》《綠色出海導航圖》,構建專業化、精準化服務體系,助力企業開拓國際綠色市場。同時,上海市貿促會聯合行業資深專家啟動綠色出海咨詢委員會籌建工作。委員會將構建常態化服務機制,在非展期持續為行業提供一系列國際化咨詢服務,打造永不落幕的出海智庫,為企業在綠色出海的道路上提供堅實的后盾,助力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穩健前行。
“追新逐綠”已成中國企業出海新趨勢。“對中國企業而言,出海過程中重視ESG考量不僅是合規的必要選擇,更是應對風險、提升品牌價值、實現長期發展的重要任務。”安永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報告與鑒證服務主管合伙人劉國華表示,歐盟等市場已立法將ESG作為準入門檻,跨國企業也將其納入供應鏈管理,資本市場偏好ESG表現優異企業。隨著國際法規密集出臺、供應鏈壓力加速傳導,企業亟需搭建完善的ESG體系。劉國華建議,企業應完善政策追蹤機制、借力綠色金融推動技術升級,并對標國際標準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明林建議,企業應系統提升綠色能力建設。一是構建完善的綠色標準與管理體系,主動對標甚至超越國際法規;二是推動全產業鏈綠色協同,強化上下游綠色聯動;三是加大綠色技術研發與投入,將綠色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四是加強內部培訓與制度建設,建立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碳中和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是新一輪全球產業競爭的制高點。”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際綠色規則加快成形,中國企業唯有在“追新逐綠”中轉型升級,方能在綠色浪潮中站穩腳跟、行穩致遠。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