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小金屬板塊開盤持續上行。
市場主要股指窄幅震蕩
6月6日早盤,市場主要股指窄幅震蕩,滬指跌0.06%,深成指跌0.18%,創業板指跌0.48%。早盤市場成交額達到7632.66億元,較昨日小幅增加約50億元。
從板塊上來看,東數西算、小金屬、光通信概念表現較好。醫療、寵物經濟、谷子經濟等概念回調明顯。
海南本地股臨近午間收盤走高,海南瑞澤、海南高速、羅牛山封死漲停。消息面上,昨日(6月5日),國務院公布關于同意授權海南省人民政府審批有關用地事項的批復,為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自由貿易港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同意自本批復印發之日起,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內,授權海南省人民政府審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由國務院審批的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事項和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土地征收事項。
小金屬板塊開盤上漲
6月6日早盤,A股小金屬板塊開盤持續上行,截至午間收盤,萬得小金屬指數上漲0.82%,個股中浩通科技上漲超11%,貴研鉑業、安寧股份、華陽新材漲幅居前,分別為4.48%、4.06%、2%。
今年以來,多個小金屬品種價格輪番上漲。安泰科數據顯示,截至6月5日,國產鉬精礦(45%—50%品位)價格達到3865元/噸度,較年內3235元/噸度的低點上漲超18%。黑鎢精礦價格最新達到17.1萬元/噸,持續創下歷史新高,較去年年末上漲20%,此外還有銻、鉍等金屬價格實現大幅上漲。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半導體、高端制造與軍工航天等行業快速發展,小金屬需求持續擴張。以鎢、鉬兩種小金屬為例,光伏用細鎢絲市場需求強勁,帶動鎢消費量增長,安泰科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原鎢消費為5.98萬噸,同比增長4.19%。鉬受益于太陽能、半導體需求增長,疊加合金中鉬替代鎳趨勢,消費量明顯上升,2024年國內鉬消費總量創下歷史新高。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關鍵礦產資源需求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對鎳、鈷、石墨和稀土需求增幅在6%至8%的區間。今年年初,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稱,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認為,近年來,一眾戰略小金屬價格中樞呈顯著上移態勢,主要原因在于資源稀缺性及供給剛性日益凸顯、需求端受益于新能源、新材料、制造業升級、軍工等發展,疊加關鍵礦產資源已成為各國博弈的新“戰場”,持續看好國內優勢戰略礦種價值回歸及股票估值重估,建議重視戰略金屬投資機遇。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中小金屬概念股共有32只,今年一季報業績普遍實現增長,15股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股扭虧為盈,包括盛和資源、華陽新材、中國稀土等。
扭虧股中盛和資源一季報歸母凈利潤最高,為1.68億元,公司年報顯示,公司目前擁有稀土和鋯鈦兩大主業。稀土業務已經形成了從選礦、冶煉分離到深加工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實現了國內、國外的雙重布局。鋯鈦業務涉及資源開采和選礦。
部分小金屬個股獲得社保基金的青睞,統計顯示,7只小金屬股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社保基金的身影,合計持股市值達到8.2億元,西部材料、中金嶺南、寶鈦股份持股市值最高,分別為2億元、1.92億元、1.65億元。
西部材料年報顯示,公司主要從事稀有金屬材料研發與生產,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艦船、海洋、核能、化工裝備及半導體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航空航天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海洋工程和船舶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展,為公司相關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