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滬深交易所集中發布公告,對6月中旬的指數樣本股調整名單進行了公示,涉及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等多個主要指數。此外,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富時羅素等也于近期公布了旗艦指數調樣結果,新納入多只A股股票。
今年以來,“中國版平準基金”落地,中央匯金公司表態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長錢長投”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積極入市。上述資金進場均帶動掛鉤核心寬基指數的ETF規模持續擴容。
據國泰海通證券測算,截至2025年4月底,掛鉤上證50、科創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的ETF產品規模總計約1.7萬億元,相比2021年底增長了近4倍。在此背景下,樣本股調整對于市場與個股的影響較以往顯著增強。
總體而言,指數樣本股調整的影響大致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優化指數表征性,提高指數投資價值;二是引發資金結構性流動,一定程度強化市場風格;三是有可能對調入股票的股價產生正面影響,尤其是調入規模較大的主流指數。
首先,指數定期調整旨在納入更具代表性的優質企業,以此優化指數表征性,從而使指數更精準刻畫產業結構升級。從本次指數調樣情況看,主要指數的科技股權重均有所增加,“科技含量”提升體現了上市公司向高科技、高端制造方向的轉型升級態勢。
其中,本次調整后,滬深300指數中的信息技術行業樣本數量增加2只,權重上升0.18%;中證500指數中信息技術行業樣本數量增加12只,權重上升1.82%;中證1000指數中的工業行業樣本數量增加10只,權重上升1.06%。調整后,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的科創板及創業板樣本數量分別為51只、124只、343只,權重分別為15.72%、25.83%、34.14%。
北交所在5月30日公布了北證50樣本股調整名單,同時決定對《北證指數計算與維護細則》進行修訂。華源證券分析認為,北交所市場“專精特新”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持續強化,本次指數規則的修訂將會進一步提升北證50指數的投資價值。
其次,盡管各個指數的編制規則不盡相同,但上市公司市值與流動性一般都是重要的選取指標。調入個股往往都是過去一段時間流動性增長、市值增加的公司,而在調入后獲更多配置資金買入,可能會進一步強化當前的市場風格。
以掛鉤ETF規模超1萬億元的滬深300指數為例。本次調樣中,滬深300指數調整了7只樣本股,調出個股集中于電力設備、建筑建材等領域,調入個股集中于銀行、人工智能、軍工等領域,這與今年以來“成長+紅利”的啞鈴型市場風格是一致的。
最后,對于個股而言,調入主要指數有望對股票價格產生正面影響。6月3日盤中,本次調入滬深300指數的7只個股有6只收獲上漲,滬農商行收獲漲停,渝農商行漲超6%,軟通動力漲超3%。盡管本次指數調樣于6月13日收市后才正式生效,但個股股價先行異動,顯示已有資金提前進場布局。
天風證券測算了2020年12月以來歷次重點指數樣本股調整的情形,表示指數樣本調入帶來的被動交易將對調入股票產生正面價格影響。尤其是規模較大的指數,其調樣帶來的被動交易資金也越大,調入股票的投資機會也可能越大。
此外,隨著越來越多外資聚焦中國權益市場,國際指數編制公司的樣本股調整也值得關注。MSCI(明晟公司)此前公布了2025年5月的指數季度審議結果,MSCI中國指數新納入5只A股,調整結果于5月30日收盤后生效。生效日當天,納入標的股芯原股份、百利天恒均在尾盤異動拉升,百利天恒股價創出歷史新高。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