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外部影響因素出現變化,市場風險偏好回升,A股和港股市場攜手反彈。截至收盤,上證指數站上3360點,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均漲逾1%,整個A股市場超4400只股票上漲,數字貨幣、移動支付、金融科技、EDA等概念板塊爆發。A股市場成交放量,成交額達1.21萬億元。港股市場也放量反彈,恒生指數漲逾1%,恒生科技指數漲逾2%。
資金面上,Wind數據顯示,29日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入超70億元,南向資金凈流入超40億港元。本周前三日A股融資余額增加超90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市場所具備的估值基礎、政策支撐與產業動能,為長期行情的展開提供了堅實土壤,A股和港股市場有望迎來指數上行行情。
放量反彈
5月29日,A股市場高開高走,迎來放量反彈行情。Wind數據顯示,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北證50指數分別上漲0.70%、1.24%、1.37%、1.61%、2.73%,上證指數報收3363.45點,創業板指報收2012.55點。
大小盤股票攜手上漲,大盤股集中的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分別上漲0.29%、0.59%,小微盤股集中的中證1000指數、中證2000指數、萬得微盤股指數分別上漲1.76%、1.75%、1.85%。
當日A股成交額為1.21萬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增加1795億元,其中滬市成交額為4537.41億元,深市成交額為7316.81億元。整個A股市場上漲股票數為4472只,120只股票漲停,831只股票下跌,15只股票跌停。
從盤面上看,數字貨幣、移動支付、金融科技、EDA等板塊爆發,珠寶、黃酒、家紡等板塊調整。申萬一級行業中多數行業板塊上漲,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子行業領漲,分別上漲3.62%、2.37%、2.10%;僅有美容護理、銀行、食品飲料、石油石化行業下跌,跌幅分別為0.59%、0.24%、0.23%、0.19%。
領漲的計算機行業中,概倫電子、廣立微、雄帝科技、四方精創、朗新集團、天陽科技、匯金股份均20%漲停,華大九天、優博訊、新國都均漲逾14%,神州信息、湘郵科技、京北方等多股漲停。計算機板塊大漲股票多為數字貨幣概念股,消息面上,據新華社報道,香港立法會5月21日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在香港設立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的發牌制度,完善對虛擬資產活動的監管框架,保持金融穩定,同時推動金融創新。
港股市場也出現放量反彈,成交額超2200億港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明顯放量。恒生指數上漲1.35%,恒生科技指數上漲2.46%。醫藥生物、國防軍工、耐用消費品、紡織服裝等行業板塊領漲市場。
資金積極流入
5月29日,在A股市場放量反彈的情況下,資金情緒回暖,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入超70億元。港股市場方面,南向資金凈流入超40億港元,已連續3個交易日出現凈流入。
Wind數據顯示,5月29日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入74.33億元,其中滬深300主力資金凈流入12.91億元。滬深兩市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入的股票數為2170只,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出的股票數為2951只。
行業板塊方面,5月29日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6個行業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入,其中計算機、電子、非銀金融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居前,分別為56.10億元、18.92億元、9.66億元。在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出的15個行業中,機械設備、電力設備、商貿零售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居前,分別為12.29億元、6.39億元、4.63億元。
個股方面,5月29日,山子高科、四方精創、中超控股、立訊精密、拉卡拉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居前,分別為7.11億元、6.67億元、6.02億元、5.08億元、4.97億元。融發核電、雪人股份、比亞迪、寧德時代、供銷大集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居前,分別為7.64億元、5.40億元、4.26億元、3.93億元、3.10億元。可以看到,主力資金顯著加倉科技相關板塊和個股。
港股市場方面,Wind數據顯示,5月29日,南向資金凈流入金額為43.82億港元,5月27日以來,南向資金已連續3個交易日凈流入,合計凈流入金額為199.35億港元。近七個交易日,南向資金凈買入美團-W超80億港元,凈買入建設銀行近30億港元,凈買入中國移動超20億港元。
此外,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A股融資余額報17940.19億元,本周前三日(5月26日-28日)A股市場融資余額“三連增”,合計增加93.82億元。本周前三日申萬一級31個行業中有19個行業融資余額增加,汽車、醫藥生物、基礎化工行業融資凈買入金額居前,分別為20.80億元、17.59億元、12.43億元。本周前三日有32只股票融資余額增加超1億元,比亞迪、賽力斯、勝宏科技融資余額增加金額居前,分別為14.25億元、5.11億元、5.07億元。
市場有望上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收盤,萬得全A滾動市盈率為19.05倍,滬深300滾動市盈率為12.49倍,恒生指數滾動市盈率為10.52倍,估值均具有性價比。
“5月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不一樣的變化,300質量成長等質量類指數開始走強,以長期內在回報為基礎進行投資,買入高自由現金流收益率、高SIRR(標準內部收益率)的股票的投資理念逐漸被市場接受。”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隨著經濟穩定,龍頭上市公司經營趨于穩定,現金流量凈額開始穩定增長,資本開支穩定下降,自由現金流收益率持續攀升,未來兩年A股權重指數有望迎來重估。
“29日的A股和港股行情,正處于一個極具戰略意義的轉折點。許多優質企業依然處于明顯低估狀態,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桓睿天澤總經理莫小城表示,當前市場所具備的估值基礎、政策支撐與產業動能,為長期行情的展開提供了堅實土壤,A股和港股正處于一輪大級別行情醞釀期。
恒生前海基金經理邢程認為,港股市場可能仍然以結構性機會為主,流動性的邊際寬松和風險偏好的修復可以促成階段性反彈,但持續性還需要更多經濟內生動力的支持。目前,港股市場仍具備估值吸引力,中期來看市場或在波折中上行,國內經濟增長政策變化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值得關注。關注成長板塊中盈利改善、對流動性敏感型行業,如互聯網、科技硬件、新能源車和創新藥等行業,同時關注具備股東回報確定性的優質高股息標的長期配置機會。
“展望未來一年,中國權益資產正迎來年度級別上行行情。”中信證券首席A股策略師裘翔表示,從2025年四季度開始,全球主要經濟體在經濟和政策周期上預計再次同步,財政和貨幣政策同時擴張,A股和港股市場有望迎來指數上行行情,風格上也會發生2021年以來的重大切換,從持續4年的中小票題材輪動,轉向核心資產的趨勢性行情。配置上,建議聚焦三個長期趨勢:一是中國科技能力的提升趨勢;二是歐洲重建防務,提升能源、基建和資源儲備的趨勢;三是中國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并激發內需潛力的政策趨勢。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