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藥業卷入行賄風波。近日,四川省衛健委下發的一份《關于對舉報材料進行核查的通知》在醫藥圈廣為流傳,舉報材料直指新天藥業成都分公司涉嫌向四川省內37家醫療機構超百名醫生行賄。舉報材料稱,新天藥業成都分公司存在虛假病例收集、虛假科普項目、開展宴請及娛樂活動、違規開展科室會等行為。實際上,銷售費用一直被認為是醫藥企業可能進行商業賄賂的“重災區”。近年來,新天藥業銷售費用整體呈下降走勢,不過仍持續處于高位,2022—2024年銷售費用率均在40%以上。此外,公司業績也不理想,已連續兩年出現下滑。
舉報材料稱,新天藥業成都分公司存在多項違規行為,涉嫌向四川省內37家醫療機構超百名醫生行賄。
諸如,根據舉報材料,新天藥業成都分公司被曝收集虛假病例。公司通過向日葵聯盟App給醫生分配問卷調查項目的方式向用藥醫生輸送利益,四川地區共涉及15家醫院55名醫生,據不完全統計,金額約7.26萬元。同時,公司被曝存在虛假科普項目,指通過微信小程序“朵兒互聯網醫院”向醫生分配科普項目,以此輸送利益,科普文章500元/條,科普視頻1000元/條,共涉及6家醫院12名醫生,據不完全統計,金額約2.3萬元。
舉報材料提到,公司鼓勵員工不定期組織醫生及醫生家屬開展宴請或者娛樂活動,如吃飯、采摘、扎染、包場電影院觀影等,并在活動中用公司制作的PPT宣傳藥品,鼓勵醫生在處方中多使用公司藥品。據不完全統計,此類活動于2025年1—4月在四川共舉辦了19場,涉及41家醫院。同時,公司存在違規開展科室會或擺拍科室會的行為,通過偽學術給“帶金銷售”披上“合法”的外衣,公司高層暗示員工PS會議相關材料,醫藥代表通過贈送禮品邀請醫生配合參與拍照,播放公司的PPT,擺放公司的宣傳資料即可完成一場會議報銷。
此外,舉報信還稱公司不定期給醫生郵寄禮品以及支付超標的線上講課費等。
針對這一舉報情況,根據網傳截圖,四川省衛健委下發了《關于對舉報材料進行核查的通知》,通知顯示,其收到舉報信,其中反映“部分醫療機構醫生涉嫌收受商業賄賂”等線索。要求相關機構組織核查,對發現違反衛生健康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查處。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表示,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應保持客觀態度。如上述舉報內容屬實,對企業而言,會損害其品牌形象和聲譽,將面臨監管部門的嚴厲處罰,還可能導致股價下跌,影響投資者利益。對醫療行業來說,破壞了行業的公平競爭環境,干擾了正常的醫療秩序,更可能影響臨床用藥安全與患者權益,讓患者對醫療服務的公正性和專業性產生質疑。
醫療領域的商業賄賂等行為往往藏匿在銷售費用中。
自2022年底,新天藥業開啟研產銷體系改革后,公司銷售費用已連續兩年下降,不過,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仍維持在高位。數據顯示,2022—2024年,新天藥業銷售費用分別為5.32億元、4.38億元、3.72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48.93%、45.86%、43.34%。
銷售費用構成上,2024年,新天藥業在職工薪酬及福利、市場開發與推廣費投入的費用最多,分別為1.95億元、1.26億元。不過,與上年同期相比,職工薪酬及福利出現大幅增加,而市場開發與推廣費出現大幅下降,上年同期分別為5858.99萬元、3.04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公司銷售人員數量同比下降,由2023年末的1206人下降至2024年末的1049人。
此外,2024年,新天藥業會議費、廣告宣傳費在千萬元以上,分別為1111.32萬元、1026.05萬元;其中會議費大漲,上年同期為277.15萬元。此外,公司銷售費用還包括業務招待費、差旅費、促銷活動費、辦公用品、房租及通訊費、咨詢服務費。
鄧勇表示,之所以醫藥企業銷售費用成為商業賄賂“重災區”,首先是由于醫藥產品的專業性強,信息不對稱程度高,消費者(患者)在藥品選擇上依賴醫生等專業人員的建議,藥企為使產品更多地被使用,有動力通過銷售費用向相關人員進行利益輸送。
鄧勇指出,目前商業賄賂手段日益隱蔽,如通過贊助科研經費、學術會議費等形式進行利益輸送,難以從正常的銷售費用中準確甄別。同時,醫藥行業涉及眾多企業、醫療機構和人員,監管資源有限,增加了監管的難度和成本。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表示,防范醫藥領域的商業賄賂情況需要政府、企業、醫療機構和醫生、社會公眾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全社會的共同治理,才能有效地遏制醫藥企業商業賄賂行為的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2022—2024年,新天藥業研發費用分別約為2158萬元、3813萬元、4047萬元,雖然持續上漲,但與高企的銷售費用相比,新天藥業研發費用略顯“吝嗇”。
財務數據顯示,2022—2024年,新天藥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0.88億元、9.54億元、8.58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12億元、0.81億元、0.52億元。營收、凈利均出現持續下降。
資料顯示,新天藥業專注于中成藥新藥,集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主要從事以婦科類、泌尿系疾病類用藥為主,且涵蓋口腔類、乳腺甲狀腺類、抗感冒類、清熱類、補血類、心血管疾病類、抗腫瘤類等領域疾病用藥的中成藥產品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
新天藥業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近年來,整個中藥行業產品供需關系面臨短期波動,同時因原材料持續上漲,對中藥企業當期經營業績形成一定壓力。
今年一季度,新天藥業凈利同比降逾七成。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新天藥業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1.93億元,同比增長8.93%;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418.75萬元,同比下降73.11%。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