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方富海獲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接受注冊通知書》,同意其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該項目是債券市場“科技板”啟動后首單民營創投機構科技創新債券。
業內人士認為,首單民營創投“科創債”落地深圳,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引導更多債券資金轉化為“耐心資本”,定向支持早期、“硬科技”項目,形成“募投管退”良性循環。
創投機構融資迎“及時雨”
創業投資是鏈接風險資本與產業的關鍵樞紐,發展創業投資是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舉措。然而,從創投行業發展情況來看,“募資難”是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對于民營創投機構而言,由于規模相對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品牌影響力有限等自身特點,“募資難”問題更為突出。
即便如此,從過往經驗來看,民營創投機構通過發行債券補充資本金的積極性并不高,主要是存在自身評級較低導致的發行利率高、債券期限與基金期限錯配、擔保額度低且費用高等難點堵點。
3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提出,將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5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明確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和創業投資機構等可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募集資金用于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投融資。
引導更多債券資金轉化為“耐心資本”
據了解,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深圳市委金融辦、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深圳證監局、國信證券等相關部門和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經過近兩個月的協同推進,成功支持東方富海落地首單民營創投“科創債”項目。
該項目計劃發行總規模15億元、期限15年的科技創新債券。募集資金將專項用于創投基金出資及置換等科技創新領域,重點投向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新能源與新材料、半導體、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其他同類型項目,該項目在發行總規模、發行期限等方面均創下新紀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引導更多債券資金轉化為“耐心資本”,定向支持早期、硬科技項目,形成“募投管退”良性循環。
投資者也對東方富海項目表現出濃厚興趣。此前,東方富海作為民營創投機構代表,參與了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主辦的“科技創新債券上線暨集中路演活動”并進行現場路演。活動吸引了科技創新債券相關發行人、主承銷商等百余家機構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與。
據了解,多家銀行積極響應,已提前與總行溝通投資要素并推動內部審批流程,為認購項目做好充足的準備。
為科技創新拓寬資金供給渠道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為東方富海“量身定制”合適的增信方案,成為項目成功推出的關鍵因素。
這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潘功勝5月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貸款資金,可購買科技創新債券,并與地方政府、市場化增信機構等合作,通過共同擔保等多樣化的增信措施,分擔債券的部分違約損失風險,為科技創新企業和股權投資機構發行低成本、長期限的科創債券融資提供支持。
基于此,東方富海項目各參與方在方案設計上深入溝通、積極探索,創新使用政策性支持工具,契合了央行的政策導向。
業內人士認為,首單民營創投機構科技創新債券成功落地深圳,具有重要的引領意義。該項目是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深度融合的充分體現,為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探索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經驗”。此外,央地協同的增信機制與投資機構的積極支持,有效打通了民營創投機構融資的卡點堵點,大幅提升其融資能力,為科技創新進一步拓寬中長期資金供給渠道。
未來,深圳將持續完善科技金融生態,推動更多金融資源向科技領域集聚,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