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025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現場
5月22日,由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共同主辦的2025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開幕。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司副司長王穎在致辭時表示,期貨市場要深化自身功能發揮,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更大作用。
王穎用3個“不變”概括了我國期貨市場的定位:
一是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不變。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要求期貨市場必須更好發揮功能,與產業形成良性循環機制,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廣度和精確度。要深化期現聯動,引導資金、貨物等要素向高效益領域流動,推動行業集約化、高質量發展,有效破解“資源錯配”的困局。
二是高水平開放的政策不變。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持續增強的背景下,期貨市場只有堅定不移、持續推進市場、機構、產品全方位制度型開放,才能更好支持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更好吸引優質的境外交易者參與市場建設,進而提高我國期貨價格的國際影響力,助力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三是防范化解風險的底線不變。
對于我國期貨市場的未來發展,王穎認為,期貨市場要深化自身功能發揮,以更強的擔當、更嚴的標準、更高的效率,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筑牢安全底線。將監管的人民性、政治性與專業性有機結合起來,強化風險預防、預警、應對、處置能力,既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也要保障高水平安全。
二是豐富產品矩陣,彰顯市場效能。圍繞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研發“向新”“向綠”品種,形成貫穿產業鏈上下游的產品序列,為產業企業提供齊全、專業、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助力推進農業強國、制造強國建設和新型工業化。
三是優化服務質量,踐行使命擔當。要持續貼合現貨市場實際和產業發展需要,“一品一策”優化品種合約和業務規則。多措并舉增強企業運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的意愿和能力,改善企業套期保值交易的制度環境,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四是堅定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共贏。穩步擴大特定品種開放范圍,進一步拓寬對外合作開放渠道,推動更多結算價境外授權,提升跨境交割服務能力,更好推動中國期貨價格成為全球貿易的“錨”,引導全球各類先進優質資源要素聚集,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她表示,上海期貨市場發揮獨特功能,在助力上海城市能級提升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穩步發展。例如,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的上市,為眾多航運物流企業提供運價風險管理工具,突破性賦能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再如,為了更好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強化國際科創中心創新策源功能,科創50股指期貨和期權的研發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