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汽車、家電、手機等商品保持熱銷。“618購物節”啟動以來,電商平臺促銷活動逐步升溫,寵物、潮玩等新消費領域熱度增長迅速。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上消費板塊表現較為活躍,投資者的認同度持續上升。專家認為,在政策支持、需求擴張的情境下,本土化、多元化的消費力量正在崛起,消費新動能不斷顯現,內需潛能持續激發,并引起資本市場投資者的重視。
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
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深入推進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成效持續顯現。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已有4884.8萬名消費者購買手機等數碼產品5148.3萬件,帶動銷售1432.6億元。家電零售方面,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家電類商品零售額連續8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多家電商平臺于5月中下旬開啟一年一度的“618購物節”,以舊換新政策與平臺優惠雙管齊下,推動手機、家電等產品持續熱銷。京東于5月22日聚焦3C產品推出“發燒友驚喜日”,當日運動相機及其配件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倍,游戲筆記本、高端發燒游戲組裝機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10%,開放式耳機成交量同比增長超100%。“天貓618”開賣首4小時,國家補貼領取次數較去年“雙十一”增長3倍,家電、家裝、家居、3C數碼品牌銷量增長破紀錄。
汽車方面,4月銷量平穩增長,新能源車銷量保持強勢增長。據乘聯會最新統計,4月乘用車銷量175.5萬輛,同比增長14.5%,新能源乘用車銷量90.5萬輛,同比增長33.9%。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呈現向好態勢,社會信心持續提振。在政策驅動、技術升級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汽車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方正證券研究所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文姬表示,今年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安等車企相繼發布智駕輔助系統及方案,行業供給持續優化,帶動新能源車銷量保持高速增長。4月為汽車銷售傳統淡季,在政策加持和供給優化的背景下,5月行業銷量有望實現環比增長。
“商務部將加快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不斷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升級商品消費,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組織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利用好進博會、消博會等平臺促進消費。”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此前表示。
新消費加速崛起
寵物、潮玩是電商平臺“618”戰報的高頻詞,也是近期資本市場上熱度較高的投資板塊。
“它經濟”持續走熱。“天貓618”開賣首小時,653個寵物品牌成交同比翻倍。國泰海通證券農牧聯席首席分析師王艷君表示,天貓寵物發布的“天貓618”預售4小時成交榜單中,前四名均為國產品牌,乖寶寵物的麥富迪、弗列加特以及中寵股份的領先等品牌銷售額位居前列,展現出國內寵物品牌的市場競爭優勢。
潮玩的銷售情況和相關公司業績表現也頗為亮眼。“天貓618”期間,有4家玩具潮玩品牌銷售數據實現三位數增長。公司方面,泡泡瑪特一季度整體收入同比增長165%-170%,其中中國市場增長95%-100%,海外市場同比增長475%-480%。卡游有限公司4月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24年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集換式卡牌的收入大幅增加。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支持開發原創知識產權(IP)品牌,促進動漫、游戲、電競及其周邊衍生品等消費。天風全球前瞻產業研究院聯席院長孔蓉表示,長期來看,潮玩領域IP變現渠道進一步拓寬有望繼續貢獻業績增量。
健康消費同樣受到青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3.3%。數智技術促進健康消費快速增長,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一季度以智能手環、血壓計、血糖監測儀、心電監測儀等為代表的健康監測設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1.6%。
隨著健康消費規模擴張,相關企業信心增強。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近日發布的《中國體育用品業年度發展報告(2024)》顯示,體育用品企業對2025年的發展較2024年更為樂觀,體育用品電商市場延續高增長態勢,消費需求仍處于擴張期。
開源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韋冀星介紹,今年以來,A股領漲的細分板塊以消費類為主,如服裝鞋帽、汽車、零售、食品、美容護理、養殖、飼料、零食等。市場人士注意到,今年境外上市的內地企業中,來自消費領域特別是新消費領域的企業明顯增多。“一二級市場的情況表明,境內外投資者對于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前景的認同度明顯上升,這既得益于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也反映了中國經濟結構優化的長期趨勢。”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說。
提振消費政策綜合發力
近期,上海、成都、長春等多個城市發布提振消費綜合舉措,政策合力不斷增強、力度持續加大。
新型消費是促進消費擴容和引領消費創新的重要支撐,因地制宜布局新型消費成為不少地方的發力方向。《2025年成都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發展主理人經濟(品牌),2025年全市落地首店800家,高能級首秀首展首演等首發活動100場,打造首發經濟地標載體50個,培育新消費品牌110個;《上海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豐富悅己消費,支持健康養生、興趣課程、解壓療愈、寵物陪伴等業態發展。
居民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認為,短期來看,收入承壓、供給約束是制約消費修復的關鍵,可通過補助提高特殊群體收入、改善收入分配機制、加強社會保障、生育補貼等機制性政策,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多地已圍繞生育養育保障提出針對性舉措。《長春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加大生育保障力度,落實國家育兒補貼和全省二孩、三孩生育獎勵。
“今年以來,支持性政策持續向消費和科技傾斜。”韋冀星說,后續財政對于消費領域的邊際支出或會持續加大,消費持續增長可期。(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