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同意上海期貨交易所鑄造鋁合金期貨和期權注冊。證監會將督促上期所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鑄造鋁合金期貨和期權平穩推出穩健運行。
鑄造鋁合金以廢鋁為主要生產原料,是全球鋁產業低碳轉型的重要產品,也是我國再生鋁的主要存在形式,廣泛應用于汽車、摩托車、機械設備、通信設備、電子電器、五金燈具等領域。
在本周舉行的2025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鑄造鋁合金期貨引發產業鏈廣泛討論。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健表示,再生金屬是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要利用好即將上市的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等工具,構建產融協同新體系。希望有色金屬企業積極申報交割品資質,實現產業標準化與期貨市場的銜接。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鑄造鋁合金生產國和消費國。據統計,2024年,我國鑄造鋁合金(再生)產能約為1300萬噸,產量約為620萬噸,表觀消費量約為673萬噸。
業內普遍認為,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品種上市,將為產業鏈參與者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和公開、透明的價格信號,推動鑄造鋁合金市場交易機制的規范化發展。
廣東鴻勁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秘辦經理程華偉表示,因下游客戶訂單鎖價存在套期保值需求,但受限于國內缺乏再生鋁期貨品種,目前僅能通過原鋁期貨或者通過遠期訂單與貿易商進行鎖價,存在定價偏差風險。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上市后,公司將優先采用該品種進行套期保值以規避價格波動,同時通過期貨倉單銷售緩解淡季庫存壓力并拓寬銷售渠道。
國泰君安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王蓉認為,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的上市將進一步優化現貨定價機制。目前鑄造鋁合金現貨市場缺乏公開、統一、有效的定價機制,其價格的透明度、公允性難以得到產業鏈企業普遍認可。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上市后,隨著參與者的不斷擴大和深化,價格能充分反映市場的供需基本面,形成更為透明和公允的市場化定價。
上期所表示,下一步,將在證監會統一部署下,持續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助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