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掌閱科技在投資者調研中表示,面對多模態大模型的快速發展以及AI短劇日益成熟的預期,公司正布局AI短劇領域,以積累制作經驗、完善供應鏈并嘗試打通AI短劇的商業化通道。目前,行業還處在探索階段,公司的目標是在行業進入商業通道后快速將豐富的網絡文學儲備AI化成短劇資產,并迅速實現商業化。
掌閱科技還表示,目前,公司發展的AI短劇主要是兩種類型:一種是類真人風格的AI短劇,另一種是真人劇通過AI轉繪成AI動漫劇。未來,每個月都有3部左右AI短劇上線,以盡快跑通AI短劇的制作和商業化流程。
梳理發現,多家上市公司正不斷深化AI技術與其短劇業務的結合,而該現象的動因則是AI技術進步正不斷放大短劇的成本優勢。
AI與短劇結合不斷深化
多家上市公司正在深化AI技術與其短劇業務的結合,短劇已成為AI落地的重要場景。
如掌閱科技正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全鏈路智能化生產運營系統,在劇本創意生成、項目風險評估、視覺美學設計、投放素材制作、精準運營體系等核心環節實現效率提升,產能規模大幅擴張,打造出《錯位溫情》《陌上花開又一春》《海棠不是鬢邊紅》《好韶光》等多部作品。
公開資料顯示,掌閱科技從2023年開始發展短劇業務,截至目前,已形成較為豐富的短劇內容儲備及不斷擴充的產能規模,可以逐步推廣自有短劇App,以沉淀公司的自有用戶資產。
2024年,掌閱科技實現短劇業務收入7.76億元;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短劇已經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類型。公司表示,今年將繼續大力發展短劇業務,短劇業務在公司收入中的比例還將繼續提升。
中文在線亦于近期表示,通過“中文逍遙”大模型、“AI投放”與“AI動漫”等技術探索,公司構建了劇本生成、視頻制作、智能投流、內容分發的全流程AI生產鏈條,實現內容生產效率與ROI的大幅領先。
此外,AI也正在賦能短劇業務出海。在中文在線看來,內容創作方面,大模型不僅能夠跨越語言障礙生成英文劇本,更能保持長篇故事的邏輯連貫性,為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供了強大支撐。而在用戶觸達層面,智能推薦系統通過深度學習不斷優化分發策略,顯著提升了內容曝光效率和用戶觀看時長。
“逍遙大模型的獨特優勢在于它植根于公司二十年的內容積累,相比通用模型更能理解文化創作的規律和精髓,這種專業領域‘know-how+AI技術’的組合,讓我們在全球內容競爭中占據了獨特的技術高地。”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AI技術放大短劇成本優勢
為何相關公司如此看好AI技術對其短劇業務的賦能?底層邏輯是,AI進一步放大了短劇的成本優勢。對于微短劇而言,小成本、高回報的變現能力是奠定其商業價值的堅實基石,而AI技術則將成本優勢進一步放大。
具體來看,一方面,隨著文生視頻、圖生視頻技術的不斷進步,高度智能的生成式AI模型讓普通用戶僅通過文字和圖片就能夠創作出一段完整的影視內容,大幅提高了視頻內容的創作效率。
以動漫短劇為例,生成式AI模型可以做到只需幾個人即可“喂”出想要創作的內容,直擊生產力痛點。“跟組建幾十人、上百人的傳統動畫團隊相比,如今動漫短劇創作者要考慮的無非就是為AI模型充值的預算。這中間的投入產出比,高了不是一星半點。”有業內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當前的AI技術在短劇制作方面已相對成熟,具備制作多種類型短劇視頻能力的模型不僅開源,使用成本也不算太高。
2025年2月,昆侖萬維開源了面向AI短劇創作的視頻生成模型SkyReels-V1與SOTA級別基于視頻基座模型的表情動作可控算法SkyReels-A1。
其中,SkyReels-V1可實現影視級人物微表情表演生成,支持33種人物表情與400余種自然動作組合,可還原真人情感表達。而在推理優化框架“SkyReels-Infer”的加持下,推理效率大幅提升,實現544p分辨率,推理基于單臺4090只需80s,還支持分布式多卡并行,支持Context Parallel、CFG Parallel和VAE Parallel。
4月,昆侖萬維SkyReels團隊進一步發布并開源了SkyReels-V2。據介紹,SkyReels-V2支持生成30秒和40秒視頻,且具備生成高運動質量、高一致性、高保真視頻的能力。團隊表示,未來將繼續優化SkyReels-V2的性能,探索更多應用場景,并進一步降低計算成本,使其能夠更廣泛地應用于創意內容制作和虛擬仿真領域。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