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出臺“人工智能+教育”相關利好政策。業內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在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教育類上市公司正積極布局相關領域。
政策大力支持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近日發布了《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學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此次發布的兩項指南是科學規范推進人工智能全學段教育,進一步落實培養具有人工智能素養的創新人才的重要舉措。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認為,這兩項指南的落地實施,將有助于提升中小學生的人工智能素養,推動人工智能與中小學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教育教學模式創新,構建安全高效、公平普惠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態,為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創新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除此之外,近期,多地針對“人工智能+教育”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引發市場關注。
5月9日,江蘇省教育廳正式發布《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方案》分為八個部分、共二十二條,提出到2027年形成國內一流、具有江蘇特色的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實踐模式,在全國率先普及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打造一流人工智能學科專業集群,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取得重要突破,建成國內一流的算力平臺支撐能力,提升教育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江蘇省南京市教育局近日則發布《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明確提出通過智能基座構建、師資培優進階等八大行動實現學生AI素養全面提升、教師AI素養顯著發展、AI課程體系持續優化、智慧教育資源統籌布局、智慧教育生態全域覆蓋、教育治理范式智慧轉型。
對于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相關人士表示,要優化知識體系,提升師生素養技能,加快建設人工智能課程體系、推進課程教材建設,全面提升教師的智能素養和育人本領。要深化平臺應用,賦能教育改革創新,建強用好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加快智能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要擴展國際合作,彰顯教育國際影響,搭建標準互認、數據互通、平臺互聯的全球智慧教育體系,推動更多優質資源在全球范圍開放共享。
上市公司大力推進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人工智能的布局可以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對外開設人工智能領域培訓課程,另一塊是利用人工智能對企業內部現有業務條線進行改造。一方面,通過開設人工智能領域培訓課程,可以招到更多的學員,獲得更多的培訓收入。而人工智能賦能現有業務條線,可以提高企業整體運轉效率,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中國東方教育相關負責人表示。
華圖教育集團創始人、總裁易定宏表示,人工智能涉及數據、算力和算法三大核心資產。華圖教育目前已經在學員的智能預測、課程規劃、報崗指導以及教學教研活動等環節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AI技術可以大幅提升辦公效率,讓公司把更多資源投入到教學研發和交付服務。目前,我們已經用人工智能代替老師進行申論批改,在面試點評等領域也實現了對教輔人員的替代。”易定宏說。
粉筆CEO張小龍則強調,公司對AI的投入并非短期跟風,而是一以貫之,早在ChatGPT面世前就組建了專業算法團隊,近年來更持續加碼人才與算力投入。他表示,科技才是效率提升的根本,呼吁行業聚焦垂直場景的產品創新與商業價值挖掘。據了解,粉筆前期AI研發投入已進入價值兌現階段,基于算法優勢構建的技術護城河與規模化的商業閉環,正形成支撐業績增長的飛輪效應。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