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布3類10項措施、金融監管總局推出8項增量措施、證監會打出穩市“組合拳”……5月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三大金融部門主要負責人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情況。三大股指當天集體高開,其中金融、房地產等板塊漲幅居前,市場對未來充滿信心。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一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5.4%,經濟呈現向好態勢,社會信心持續提振。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穩固,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社會預期較弱,外部沖擊影響加大。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要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一攬子金融政策,正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將有效引導社會預期,有力提振發展信心,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向新向好發展態勢。
貨幣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對經濟運行具有重要影響。央行發布的10項措施,既有向全市場注入“活水”的總量政策,也有為企業、居民降成本的價格政策,還有定向支持科創、消費、普惠領域的結構政策。總量政策方面,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可以向市場釋放更大的流動性。價格政策方面,下調政策利率、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有利于帶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結構政策方面,一系列舉措旨在完善現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并創新推出新的政策工具,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強度、適配性和精準性。
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監管總局一口氣推出8項增量措施。圍繞穩樓市,明確提出加快完善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適配的系列融資制度,助力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股市方面,充分發揮保險資金作為耐心資本、長期資本的優勢,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范圍,調整優化監管規則,為市場引入更多增量資金。科技金融方面,修訂出臺并購貸款管理辦法,制定科技保險高質量發展意見,加大對科創企業的投資力度。今年以來,美國對華加征高額關稅之后,一些外貿企業對美出口遇到困難,金融監管總局也提出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市場主體提供精準服務,全力幫扶穩定經營、拓展市場。
資本市場是交易預期的“場所”,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對于強信心、穩預期至關重要。此次發布會上,證監會打出一套穩市“連環招”,包括強化市場監測和風險綜合研判,出臺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政策措施,印發和落實《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當前,全球市場面臨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我國靠譜的經濟發展、靠譜的宏觀政策、靠譜的制度保障,將為經濟和資本市場注入更多的確定性。正如證監會負責人所言,“前行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不管面臨的是輕風細雨還是狂風暴雨,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我們都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中國股市穩定健康發展”。
貫徹落實一攬子金融政策,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程,必須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各地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于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上來,加快全面落實已確定的政策舉措,將政策紅利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動力。要堅持系統施策、長短結合,統籌貨幣、消費、投資、房地產、股市、就業、民生等各領域措施,提高針對性和精準性,增強有效性和可持續性,更好發揮政策“乘數效應”,激發更大發展潛能。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廣東是經濟大省,也是金融大省,要進一步主動作為、真抓實干、齊心協力,努力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改革舉措落地落實落細,用好用足一攬子金融政策,更好匯聚發展合力、穩定市場預期、夯實發展基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撐。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