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7日上午,武漢大學與埃及本哈大學在埃及首都開羅正式簽署關于建立“武漢-本哈研究生院”的諒解備忘錄。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公參盧春生,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本哈大學校長納賽爾·吉扎維(Nasser gizawy),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范志強等出席簽約儀式。
圖為武漢大學與埃及本哈大學簽署共建“武漢-本哈研究生院”諒解備忘錄現場
在盧春生的見證下,張平文與吉扎維共同簽署《“武漢-本哈研究生院”框架諒解備忘錄》,張平文、吉扎維與范志強共同簽署《武漢大學、本哈大學與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在“武漢-本哈研究生院”設立學生實習培訓基地的合作意向書》。
圖為武漢大學與埃及本哈大學簽署共建“武漢-本哈研究生院”諒解備忘錄現場
根據備忘錄與意向書,“武漢-本哈研究生院”將依托武漢大學與本哈大學的優勢學科與資源,開展高層次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以及產學研用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武漢-本哈研究生院”將在工程、國際商務、護理等領域先期開設2個博士雙學位項目和4個碩士雙學位項目,并逐步拓展至其他學科領域。同時,“武漢-本哈研究生院”也是武漢大學創新校企國際合作新模式的重要先行區。武漢大學將聯合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中資企業,在埃及建設實習培訓基地,訂單式培養當地緊缺人才。
圖為武漢大學與埃及本哈大學簽署共建“武漢-本哈研究生院”諒解備忘錄現場
吉扎維表示,“武漢-本哈研究生院”是兩國大學之間的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機構,本哈大學將盡全力辦好該研究生院,產出豐碩的合作成果,進一步深化中埃友誼。
張平文介紹了“武漢-本哈研究生院”立足埃及,服務“一帶一路”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目標與愿景。他表示,在中埃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武漢大學將以世界一流學科國際教育為牽引,精準匹配非洲發展需求,逐步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將“武漢-本哈研究生院”建設成為非洲乃至全球學子心向往之的求學目的地和國際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成為中埃科技、人文交流的橋梁,助力非洲社會經濟發展。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