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州農商銀行始終堅守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的初心使命,立足縣域經濟主戰場,以“機制創新+精準施策”雙輪驅動,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通過“統籌部署強合力、廳堂鍛造提效能、服務下沉惠民生”三維發力,全面構建“有速度、有溫度、有深度”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從領導班子包聯督導到智慧網點場景升級,從“政銀企村”協同共建到流動服務站進村入戶,深州農商銀行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縣域經濟沃土,書寫新時代農村金融機構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
統籌部署強引擎,匯聚發展合力。一是做好包聯督導。該行實施領導班子包片、中層干部包網點機制,每周下鄉調研督導工作完成情況,充分了解基層金融服務實際困難,提出整改建議,形成“每周有督導、每周有改進”的工作格局。截至3月末,通過調研督導發現涉及業務拓展、貸款營銷等方面瓶頸問題27個,提出破解難題實招建議120余條,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二是深化銀企對接機制。該行組織全轄11個營業網點金融服務專員參加深州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金融服務專員培訓會,對接轄區重點企業,建立“一對一”專屬服務團隊,定期走訪調研,量身定制融資方案、資金管理等綜合金融服務。通過舉辦銀企洽談會、金融產品推介會等活動,精準匹配企業需求,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實現銀企共贏。三是積極構建“政銀企村”四方協同機制,聯合地方政府、龍頭企業及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打造“信用園區”,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享資源信息、聯合開展“一村一品”產業扶持行動,精準對接鄉村特色產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截至3月末,他們已與12個鄉鎮政府、45個重點村、3個園區簽訂戰略協議,累計為37家企業發放貸款3.4億元,進一步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聚焦廳堂強隊伍,鍛造“服務鐵軍”。一是提升員工業務技能和服務質量。結合實際,該行制定運營主管等級制管理辦法,按照網點經營情況、業務能力、工作質量和基礎規范等內容,全年分4期對29名運營主管(分理處負責人)進行等級評定,樹立模范標桿,充分調動運營主管爭先創優的積極性。同時,為進一步強化員工能力素質,該行組織全行100余名柜員分批次參加業務技能比賽,不斷提升他們的學習、創新和競爭能力,為推動全行業務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二是強化網點建設賦能業務發展。該行結合網點業務量和轉型發展導向,按照“1+1+2”的模式,統籌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持續加大智能設備投入。截至3月末,該行建設新型網點15家,打造智慧銀行網點34家。同時,進一步加大適老化改造投入,從硬件設施適老化改造著手,為全轄34個營業網點配齊急救藥箱、血壓儀、雨傘、輪椅、適老座椅、老花鏡等物品。三是開展主題活動豐富客戶體驗,該行以傳統節日為依托,制定重大節日活動計劃表,圍繞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策劃“金融惠民+”系列主題服務。
創新服務模式,延伸服務觸角。一是成立金融便民服務隊。該行組建34個“金融便民服務隊”,工作人員攜帶“e挎包”移動展業,每周不少于兩天下鄉,赴包聯村鎮、企業商戶逐戶走訪,為全轄商戶開通聚合支付收單、手機銀行、數幣簽約等業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維度金融服務。二是創新廳堂服務模式。該行緊密圍繞客戶需求,堅持“真誠服務、辦事高效”的服務思路,為全轄34個網點配備廳堂辦公場所,由運營主管輪值大堂經理,大堂經理“面對面”“手把手”為客戶提供全流程服務指導,并在每日晨會中進行情景演練、學習文明用語等,提升全員服務意識和規范服務水平,著力提升客戶體驗感。三是厚植民生底色。延伸服務觸角,加強外引內聯,廣泛開展宣傳工作,在轄內鄉鎮建立流動金融服務站,多維度開展“千村萬戶金融行 惠民服務零距離”活動,網點負責人每周利用至少兩天時間深入農村,掌握第一手資料,不斷滿足新農村客戶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金融需求。截至3月末,他們已建成163家流動金融服務站,讓村民足不出戶、足不出村就能辦理金融服務。
來源:衡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