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市口岸單位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市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船77艘次,同比增長23%,貨值約72.68億元。
10日上午,在港新重裝碼頭,只見4個開放泊位全部滿負荷運轉。“目前靠泊的船都是要開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比如5號泊位的‘ASTRUM APUS’輪將滿載天然氣處理關鍵物資駛往阿聯酋,3號泊位的船舶滿載管樁后將發往印尼。”張家港港新重裝碼頭港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敏介紹,目前碼頭在手訂單已經排至5月,預計下半年訂單也比較飽滿。
確保船舶安全快速進出港是保障海上物流暢通的重要一環。據了解,發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貨物以基建材料、工程機械設備為主,因此發運貨物的船舶多為超大型、大型船舶。為保障其安全發運,張家港海事局與碼頭、貨主、代理等相關方保持緊密溝通,全面掌握貨物特性、船舶狀況以及航行計劃。
“針對大型船舶特殊性質,我們為其量身定制了個性化的通航保障方案,同時開辟‘綠色通道’,實行‘優先辦理、快速審批’的服務模式,大幅減少了船舶在港停留時間。”張家港海事局保稅區海巡執法大隊執法人員趙旭楠表示,在船舶進出港和航行過程中,海事部門會充分發揮智慧海事平臺、CCTV等現代化監管手段的作用,及時調派海巡艇進行現場護航,同時利用無人機進行空中巡查,擴大監管范圍,提高監管效能。同時,制定完善應急預案,安排“一拖一護”應急維護力量在現場待命,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溝通協作,及時掌握氣象水文信息,為船舶航行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來源:張家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