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了重要部署,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赤字率、赤字規模、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均比去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加強財會監督、優化財政管理,是確保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效能的基礎性措施。
財會監督是依法依規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和個人的財政、財務、會計活動實施的監督,在規范財政財務管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維護財經紀律和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財會監督有利于保障政令暢通、夯實預算績效、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加強財會監督,保障財政支出結構有效優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持續優化支出結構,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財政支出結構優化落地的關鍵就是要加強對財政支出的監督。財政監督通過對財政資金運行進行跟蹤、監測、分析、反映,為宏觀經濟調控提供決策依據。同時,還可以通過研判財政資金流向及其效率,為財政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加強財會監督,保障財政資金效益有效提高。預算管理監督是財會監督的重要內容,各級財政部門通過加強對所屬單位預算執行的監督,強化預算約束。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加大績效監控力度等預算績效管理措施創新,離不開績效的核算和報告。通過預算績效核算和報告實施財會監督是預算績效發揮功能、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保障。財會監督為預算績效管理提供基礎性制度保障和基礎性信息保障,從而保障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達到預期目標。此外,財會監督也有助于加快各項資金下達撥付,盡快形成實際支出。
加強財會監督,防止財政資金“跑冒滴漏”。財會監督是嚴肅財經紀律、預防財經領域違紀違規行為的重要利器。加大重點領域財會監督力度,就是要綜合運用檢查核查、評估評價、監測監控、調查研究等方式,嚴肅查處財經領域違反中央宏觀決策和治理調控要求、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的違紀違規行為。特別是要聚焦貫徹落實減稅降費、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加強基層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工作、規范國庫管理、加強資產管理等重點任務,嚴肅查處財政收入不真實不合規、違規興建樓堂館所、亂設財政專戶、違規處置資產、違規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突出問題,強化通報問責和處理處罰,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加快推進部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并下劃地方,增加地方自主財力;積極探索建立激勵機制,促進地方在高質量發展中培育財源。推動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更需要重視加強財會監督,嚴控財政供養人員規模,激勵約束各級政府習慣于過緊日子,真正精打細算,切實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實效來。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