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A股市場回購持續升溫。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3月29日,年內共有666家A股公司實施回購,回購數量超32.51億股,回購規模約293.67億元。從回購金額來看,有63家A股公司回購金額超1億元。其中,貴州茅臺、海康威視、中國建筑的回購金額居前,分別約12億元、9.42億元、8.87億元。
此外,從預案來看,年內還有190家A股公司披露回購預案,處于董事會預案或者股東大會通過的階段。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今年以來的回購熱潮是政策引導、企業信心以及市場估值修復共同作用的結果。此舉短期內提振了市場情緒,而從長遠來看,通過優化治理結構和增強股東回報,有助于重塑市場生態。
回購熱情持續高漲
政策的有力支持,無疑是推動回購熱潮的重要動力。2024年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發布通知,正式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2025年1月22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引導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購力度,落實一年多次分紅政策,推動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的運用。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表示:“‘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與‘中長期資金入市方案’等政策,旨在通過降低融資成本、引導長期資金參與,為上市公司回購提供流動性支持和制度保障,有利于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上市公司紛紛響應政策號召。如3月28日晚間,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A股股份,回購金額不超過100億元,不低于50億元。回購股份將用于注銷以減少注冊資本及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及/或員工持股計劃。
對于上市公司積極回購,田利輝提出,產業資本以“真金白銀”釋放信心,并結合政策性再貸款工具開展回購,明確向市場傳遞了估值底部的信號。龍頭示范效應帶動指數企穩,抵消外部波動;同時,專項貸款的注入為市場提供了長期資金支持,引導投資者進行價值投資。
回購目的多樣化
據梳理,A股上市公司的回購目的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在上述回購預案中,以股權激勵注銷為主的回購達120起,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回購共51起。
市場人士表示,今年的回購行為主要呈現三大特征:其一,多數公司通過回購股份維護公司價值,增強投資者信心,在市場波動時發揮了穩定器的作用。其二,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這不僅有助于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能實現股東、公司和員工的利益共享。其三,通過回購減少股本,提升每股收益,優化資本結構,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吳婉瑩表示:“A股市場出現多家公司大手筆回購,釋放了上市公司對自身長期價值的信心和對股價低估的修復意愿。具體而言,回購股票一方面可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有助于綁定核心團隊利益,提升經營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市值管理相關回購表明了公司主動維護股價穩定的意愿,為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有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緩解市場波動。”
展望未來,隨著政策的持續發力和市場環境的不斷優化,A股市場的回購活動有望持續活躍。
(來源:證券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