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位于上海的零食量販店新店開業,該門店位于馬路拐角處,周圍有不少居民樓。開業當天,店內打出全場八點八折的優惠,還有滿贈及抽獎活動。臨近中午,店內消費者不少,中老年人居多,四五十平左右的空間內,幾乎每個貨架前都有不少人。零食量販店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已不是一個陌生的業態。3月11日,數據顯示,萬辰集團旗下量販零食已簽約門店數量超過1.5萬家。不久前,鳴鳴很忙集團也宣布在營門店超過了1.5萬家。零食量販店正如毛細血管般滲透進大街小巷,尤其是三到五線城市的下沉市場。
此前零食量販店銷售的品類主要是餅干、面包等小零食,如今飲料品類的滲透率也正在逐漸攀升。在某飲料行業展會期間,兩家研究機構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零食量販店對飲料行業的影響。在存量競爭時代,零食量販店靠什么吸引消費者購買飲料,它會給飲料企業帶來哪些機遇與啟發?
與2023年相比,2024年零食店中包裝飲料銷售額增速為95%,滲透率增速為101%,同時購買零食和包裝飲料的消費者滲透率從6.3%增長至13.9%,增速遠高于只購買零食或只購買飲料的消費者滲透率。不過,價格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專家指出,零食店的價格競爭力更多體現在為消費者提供散稱的小包裝產品上,“對于消費者來說滿足感很強,可以以比較有性價比的價格買到多量、不同品種的商品。”此外,吸引消費者進零食店購買飲料的因素還有更豐富的SKU。每家門店基本上都有近千種SKU,大的門店有超過1000種SKU,而且這些SKU不是固定的,每個月會定時上新,上新速度非常快,一些門店內還會有獨有的產品,例如與品牌的聯名產品、一些規格的定制款、一些口味的定制款等。
如今的中國軟飲料市場已經進入了存量競爭時代,市場格局逐漸清晰和穩定,市場集中度也越來越高。當零食量販店這一新興崛起的渠道出現,飲料品類滲透率增速迅猛,飲料企業大概都不想錯過這個風口。從區域分布來看,下沉市場中,2024年零食店內包裝飲料的銷售額同比增速為106%;從品類來看,果汁、即飲茶、碳酸飲料為銷售額占比較高的前三大品類,消費者會更偏愛在零食店內購買即飲咖啡和即飲茶。專家認為,除了經典大單品,低度酒、飲料濃縮液、功能飲料以及跨界組合的產品更有機會,“氣泡果汁、果汁茶、果汁乳酸菌,在零食量販店非常受歡迎”。此外,零食量販渠道可以成為企業新品的試驗田。“零食量販店對于新品的態度是非常包容和開放的,從上新速度來看,它是愿意試錯的,只要商品創新度夠高、足夠吸金,有多場景的使用體驗,都會愿意給機會上新。”不過,專家也強調,要想立足還是走差異化和獨有化的路線,能不能孵化出大單品可能取決于消費者第一口飲用的口感體驗。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