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權益市場向好態勢逐步確立,不少基民由虧轉盈,增量資金在信心的恢復中陸續進場。近日發布的《2025年基民理財趨勢報告》顯示,逾七成受訪者使用存款及新增現金收入投資基金,顯示出投資者風險偏好逐漸回升,存款搬家漸成趨勢。
隨著無風險收益率走低,投資者將目光投向權益投資。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部分權益類基金凈值漲幅顯著,最高漲幅達到76%。與此同時,存款利率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處于低位,促使更多投資者轉向基金投資。《報告》顯示,超七成受訪投資者的本金來源于存款及新增現金收入,其中近三成受訪者計劃將20%以上的年收入用于投資基金,顯示出投資者對基金市場的信心增強。
投資者收益預期也更為理性。《報告》顯示,無論是“90后”“80后”還是“70后”,今年的目標收益率集中在3%至7%,許多年輕基民風險偏好較低,超七成“00后”受訪者將目標收益率定在7%以下。從理財目標來看,選擇“為了養老等長期目標”與“覆蓋部分生活成本”的人數最多,顯示出投資者對長期穩健收益的追求。
資產配置理念的接受度明顯提高。《報告》顯示,92.4%的受訪者具備一定的資產配置意識,會將資產分散投資于股票類、債券類、商品類資產。近年來,A股市場波動較大,跨市場、跨品種的資產交替表現,為投資者樹立資產配置理念創造了條件。數據顯示,資產配置的長期效果遠優于只投資單一資產,均衡配置能夠有效降低單一資產波動對整體組合的影響。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