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股公司“易主”案例呈快速增長態勢。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芯源微、富淼科技、國盾量子、孚能科技、洪匯新材等逾20家上市公司披露籌劃控制權轉讓事項或進展公告。從各路產業資本積極“攬A”的步伐,可以看出其加速整合優質資產、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雄心。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中關村國睿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會會長程鳳朝分析稱,上市公司“易主”案例的增多,反映出資本市場并購活躍度提高。在新“國九條”、“并購六條”等政策支持下,資本市場正加速優化資源配置,尤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企業整合趨勢明顯,預計2025年A股公司控制權交易將持續升溫。
地方國資積極“攬A”
據了解,在今年以來的上市公司控制權轉讓交易中,國資扮演了重要的“買家”角色。
國資積極賦能,改善企業經營現狀成為重要原因。1月3日,孚能科技宣布將迎來新的控股股東,廣州工控及其一致行動人恒健工控新能源以15.9元/股、耗資9.72億元受讓孚能科技5%股權。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廣州工控,實控人變更為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司將“納入”廣州國資麾下。
據了解,廣州工控背靠廣州市人民政府,實力雄厚,旗下擁有萬寶、五羊、萬力、廣日等多個知名品牌。
近年來,軟包電池龍頭孚能科技的業績并不突出。2020年上市至2023年,孚能科技營收持續增長,自11.2億元大幅增長至164.36億元,但凈利潤卻連年虧損,四年累計虧損額達40.79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降17.98%至92.12億元,凈利潤為虧損3.04億元。對于虧損,公司曾坦言是由于經營管理能力及國際市場經驗仍不足以應對日益加劇的市場變化。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動力電池行業正處在供需失衡的周期底部,對孚能科技來說,本次收購交易可以有效緩解周期性的現金流壓力,同時可以與前三大客戶之一的廣汽集團加深合作,更好地融入廣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地方國資從優化當地的產業結構出發,根據自身的戰略規劃及地域屬性進行股權收購,亦是其控股上市公司的一大原因。
洪匯新材1月20日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錫山區國服中心。錫山區國服中心此次擬入主洪匯新材或與無錫市產業規劃有關。
2023年,無錫市政府提出構建“465”現代產業體系,洪匯新材所屬的特色新材料產業在無錫市六大優勢產業之列。2025年1月,無錫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方案,支持企業開展并購重組,提出在包括新材料在內的多個重點產業領域,培育10家左右細分行業龍頭上市公司。洪匯新材成立于2001年,是國內特種氯乙烯共聚物細分行業的頭部企業。
無錫國資“攬A”動作頻頻。在籌劃控制權變更兩度停牌后,博匯股份揭曉控制權歸屬“謎底”,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原鑫曦望合伙,實際控制人變更為無錫市惠山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
衢州國資則看中東峰集團。通過股份轉讓,衢州智尚及其一致行動人衢州智威將合計持有東峰集團29.90%股權,東峰集團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衢州市國資委。
科創板公司“易主”看重產業協同
在眾多“易主”公司中,科創板公司“易主”步伐明顯加快。從新入主的實際控制人背景來看,其普遍具有較為雄厚的產業實力,能夠為科創板公司帶來更大的產業賦能和協同效應。
今年初,國盾量子發布股東權益變動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將發生變更。中電信量子集團“入主”公司成為新的控股股東,擁有股份表決權比例為40.43%,國務院國資委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資料顯示,中電信量子集團由中國電信投資30億元全資設立。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本次交易是通信領域的“新老聯手”,協同效應較為顯著。中國電信是中國最大的通信運營商之一,其資金和渠道有助于國盾量子解決量子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推廣難題。同時,中國電信也可以借助國盾量子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優勢,進行下一代的技術升級,助力雙方實現“1+1>2”的跨越式發展。
“科創板公司多屬于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科技創新產業,這些企業往往擁有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研發團隊,對于產業鏈上下游、戰略投資者而言,是極具吸引力的優質標的。同時,部分科創板公司以高研發、高投入模式運行,資本支出較大,被國企或大企業收購可獲得更強的資金支持。”程鳳朝認為。
北方華創擬入主芯源微是最新案例。據芯源微公告,北方華創將通過接手芯源微第二大股東先進制造持有的9.49%股份,以及參與公開掛牌競買芯源微第三大股東中科天盛全部股份,取得芯源微合計17.9%股份,進而取得控制權。芯源微或將結束11年無實控人的狀態。
作為A股涂膠顯影設備龍頭公司,芯源微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光刻工序涂膠顯影設備、單片式濕法設備。在半導體裝備業務板塊,北方華創的主要產品則包括刻蝕、薄膜沉積、爐管、清洗、快速退火、晶體生長等核心工藝裝備等。
有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雙方整合的協同效應突出。對芯源微來說,其可以在研發、市場等方面獲得北方華創的資源支持,從而獲得更快發展;對北方華創來說,控股芯源微,有助于其擴充產品線,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是公司戰略實施的重要一步。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