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麥琪 制圖
A股公司跨境并購持續升溫。據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跨境并購計劃,涉及電子、醫藥生物、汽車等多個行業,并購標的多聚焦同行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優質資產。
梳理發現,本輪跨境并購潮中,傳統行業龍頭加速全球資源整合、科技企業借力實現技術躍遷、傳統產業跨界布局新賽道等特征顯著。與此同時,隨著當前跨境并購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企業籌資的策略也呈現多元化趨勢。
戰略升級,瞄準世界級選手
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背景下,多家行業領軍企業正通過跨境并購實現從“國內龍頭”到“世界級選手”的跨越。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全球產業鏈深度調整,具備戰略前瞻性的跨境并購將持續活躍,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
中路股份近日披露收購英國高端自行車品牌Factor的股權進展,標志著這家擁有“永久”品牌的傳統企業開啟全球化布局。
3月11日晚間,中路股份披露稱,公司控制的中路優勢近日已與相關方簽署《股份買賣協議》和《股份認購協議》。幾日前,中路優勢向其全資子公司優勢全球投資增資1526.39萬美元,優勢全球投資與廈門羅塞塔一號指定的全資子公司VSI通過收購及增資方式持有Factor 52.87%股權。交易完成后,優勢全球投資與VSI將共同持有Factor52.87%股權。
據了解,Factor是英國高端自行車品牌,公司擁有成熟的研發創新產品設計及工程制造能力。“這是產業收購。”中路股份董事長陳閃表示,此次收購旨在吸收其碳纖維自行車研發制造技術,并依托Factor成熟的海外銷售網絡推動自主品牌高端產品出海。
醫美行業龍頭愛美客的跨境布局更具戰略縱深。3月10日晚間,愛美客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愛美客香港與首瑞香港共同設立愛美客國際,并通過愛美客國際以1.9億美元收購韓國REGEN Biotech, Inc.85%的股權。
公告顯示,韓國REGEN Biotech, Inc.是一家韓國領先的醫美產品公司,2000年4月成立于韓國大田。公司已獲批上市的產品主要有AestheFill 與 PowerFill,兩款產品分別獲得34個與24個國家和地區的注冊批準。從產能來看,韓國REGEN Biotech, Inc.在韓國共建有兩處工廠,其中一座目前處于正常運轉狀態,第二個工廠目前已獲得韓國 GMP 認證,預計將于2025年第二季度開始投產。
“韓國REGEN Biotech, Inc.核心產品為可再生類注射產品,目前該類產品的全球市場增速較快,競品相對較少。”愛美客表示,本次交易是公司開啟國際化戰略的關鍵舉措,有助于公司進一步夯實在醫美注射填充產品市場的領先優勢,為公司未來業績的持續增長注入動力。
跨境并購正逐漸成為醫藥產業并購的新趨勢。2025年以來,特寶生物、天益醫療、畢得醫藥等醫藥生物領域的公司亦紛紛奔赴海外購買資產或股權。上海市工業和信息化產業并購協會會長馮林此前表示,當前是現金充裕、有戰略資源的中國買家并購特定類型海外資產的最佳時機。
好風借力,順勢布局新興產業
在低空經濟、高端制造等關鍵領域,A股公司鎖定產業風口,通過精準跨境并購實現技術破局。在這類案例中,不少公司將目光瞄準了德國、法國、瑞士等傳統科技產業強國。
3月11日,萬豐奧威表示,公司下屬子公司heptus 591. GmbH 與Volocopter GmbH管理人Tobias Wahl簽署了《資產收購協議》,heptus 591. GmbH 擬收購Volocopter GmbH 名下相關有形資產、知識產權及承接特定合同權利義務。
Volocopter是一家德國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開發企業,目前已成長為一家飛機制造商、航空公司以及行業先驅。萬豐奧威表示,公司本次收購Volocopter GmbH名下相關有形資產、知識產權等,可以加速推進公司低空領域的全球開發應用進程,在本次收購相關資產的基礎上,開發先進的eVTOL產品,打造公司全新業務增長新引擎。
海目星則瞄準了激光塑料焊接市場。2月27日,海目星與Leister集團成功簽署戰略收購協議,宣布全資收購Leister集團旗下的激光塑料焊接業務。
資料顯示,Leister集團成立于1949年,是一家享譽國際的瑞士高科技企業,以創新和卓越的質量著稱。尤其是在激光塑料焊接領域,公司為行業標準的制定和技術的突破性創新樹立了標桿。
海目星表示,公司本次從Leister集團手上收購的“激光塑料焊接業務”擁有數十年的模塊化、定制化應用經驗和全球獨有的專利技術“GLOBO焊接”,能夠賦能汽車工程、醫療技術、傳感器技術、電子和微系統技術等領域的制造革新。
此外,部分并購案例呈現產業跨境與業務跨界的雙重特征,上市公司通過戰略協同的跨域資源整合,著力打造業績第二增長極。
例如,海天股份于2月28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新設的全資子公司購買德國賀利氏集團旗下光伏銀漿事業部相關資產。通過本次收購,海天股份將從供排水、垃圾發電業務跨界進入光伏銀漿產業,是公司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有望打造第二業績增長極。
中國證監會2024年9月24日發布的“并購六條”明確,將積極支持上市公司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進行并購重組,包括開展基于轉型升級等目標的跨行業并購、有助于補鏈強鏈和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未盈利資產收購,以及支持“兩創”板塊公司并購產業鏈上下游資產等,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聚集。
把握時機,籌資策略呈現多元化
想要做好一筆成功的跨境并購,不僅要找優質標的,籌資也很重要。目前,大部分海外并購都涉及兌換外幣,與國內并購重組往往用發行股份支付不同,海外并購的對手方大部分都只認現金,這對買方企業的資金籌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本輪跨境并購交易中,一些公司憑借對行業周期的精準研判,在標的估值調整期完成戰略性收購。例如,萬豐奧威在公告中稱,Volocopter相關有形資產和知識產權賬面價值共計約4200萬歐元,本次交易采取獨家協商定價方式確定交易金額,交易價格1000萬歐元,較賬面價值約打了2.4折。
目前,上市公司跨境并購案例的籌資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常見的是自有資金支付,也有企業聯合PE資本進行組團并購,以此分攤風險、增強實力。這些多樣支付方式,體現出企業依據自身情況,積極探尋創新融資辦法,把握全球市場機會。
例如,中路股份在此次跨境并購中通過產業資本與專業投資機構聯合并購的模式,與廈門羅塞塔一號共同實施本次跨境并購。根據公告,中路股份此次并購通過結構化交易安排,除了公司間接控制的優勢全球投資擬獲得21.15%股權,有廈門國資背景參與的PE資本方斥資2289.58萬美元擬取得Factor31.72%股權。
在公司董事長陳閃看來,該設計既實現風險共擔又優化了資本結構。此外,廈門羅塞塔一號不僅提供資金支持,更在盡調談判、資源對接等環節發揮產投平臺優勢,助力標的估值管理與并購后整合。
此外,并購貸款作為并購活動中重要的融資方式之一,正在持續發揮重要作用。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金融監管總局考慮將并購貸款占并購資金的比例上限提高到80%,期限延長到10年,支持科技企業特別是“鏈主”企業加快產業整合,暢通資本循環。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