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轉型與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國內外環境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顯著增加。今年預期經濟目標如何實現?在社會發展上,如何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民生導向上,如何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
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度保障、耐心資本是兩個關鍵要素
在田軒看來,政府工作報告設定預期經濟目標,大力提振消費、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等,也成為實現年內發展目標的關鍵所在。中國民營企業在時代的快速發展中,已悄然完成了一輪新的蛻變與進化。
對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田軒認為,制度保障、耐心資本是兩個關鍵要素。加快推進立法形成制度保障,以法律形式明確民營企業的地位及合法權益,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包括稅收優惠、項目支持在內的一系列“硬支持”固然很重要,但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這個問題,也更需要改革的深層次“軟支持”。
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任務。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創新動能。
就此,田軒分析認為,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重要源頭,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載體,兩者相輔相成。一方面,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應著力促進創新資源與產業資源的有效銜接和優化組合,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打牢產業創新的地基。這其中,強化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關鍵。另一方面,要推動金融更好地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田軒提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精準度和有效性;推動金融機構與科技型企業緊密合作;加強金融監管等。助推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工作方向。
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鼓勵保租房引入長租機構運營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穩住樓市股市”“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一系列表述為全年房地產政策定下基調。
對此,田軒表示,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滿足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他還表示,現在房地產單一經濟增長模式已經過去,未來將是多元化的發展。目前,我國住房租賃行業正加速邁向“市場化+保障性”并行的穩步發展階段,但是仍存在供需錯配、改造壓力大等問題。
田軒表示,可以借助專業化、規模化長租機構在模式、產品、服務、科技運營能力上的優勢,推動市場化長租房改造升級、賦能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提質增效,釋放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價值,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尤其是面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運營過程中存在的部分結構性矛盾與運營能力短板問題,鼓勵保租房運營引入長租機構模式、產品、服務、科技運營能力。
“此外要持續城鎮化進程往前推進。如果能夠照顧好幾億農民工、新型的產業工人和他們的家庭成員,房地產其實還是大有可為的。”田軒認為,未來房地產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就中長期來看,新舊動能轉換勢頭是不可避免的。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