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高管變動落定之際,北京三家市屬銀行宣布深度戰略合作。
華夏銀行官微發布信息顯示,3月10日,北京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農商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家資產規模合計近10萬億元的銀行,將通過數據共享等機制構建優勢互補、和合共生的金融生態圈,凝聚市屬銀行合力。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在直轄市(省級)層面的三類銀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深度合作為國內首次,涉及產品創新、風險聯防和基礎設施共享,以及黨建共建。
北京市國資委副主任賀昂在簽約會上表示,三家銀行作為市屬金融骨干,應深化戰略合作服務首都功能建設,聚焦科技創新、綠色低碳領域,打造全鏈條生態,強化數據技術應用推動業務模式創新,建立長效協同機制共筑風險防線,為首都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
華夏銀行官微稱,此次簽約既是三家市屬金融機構推進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務實行動,也是服務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
注意到,本次簽約儀式,也是華夏銀行黨委書記楊書劍在2月底繼任后首度公開亮相。
三家銀行合縱連橫
3月11日,華南某省地方金融人士分析稱,省屬或市屬金融機構一般業務合作比較常見,但始終定位上有所差異,且有商業利益沖突。此次北京市屬機構合作能夠實現可能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方面是股權和黨建關系在金融委層面實現理順和統一;二是在五篇大文章上有統一目標,淡化直接的商業利益沖突。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市三家銀行主要負責人悉數出席簽約會且對戰略合作進行表態。
華夏銀行黨委書記楊書劍表示,三家銀行同根同源,應踐行“合作共贏”理念。未來將發揮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優勢,與北京銀行、北京農商銀行聚焦科技創新、綠色低碳重點領域,以智慧銀行建設推動產品創新與風險聯防,為“四個中心”建設凝聚市屬銀行合力。
北京銀行董事長霍學文表示,北京銀行將持續深化“五大特色銀行”建設,與華夏銀行、北京農商銀行協同發力,強化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對高精尖產業及小微企業的支持,通過黨建共建、數據共享等機制構建金融生態圈。
北京農商銀行董事長關文杰表示,三家銀行資產規模合計近10萬億元,北京農商銀行將與北京銀行、華夏銀行攜手,圍繞現代產業升級、城鄉融合發展、民生福祉增進、綠色經濟轉型等戰略支點,全面提升戰略合作能級。
截至2024年9月末,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和北京農商行資產規模分別為43456.42億元、4.03萬億元和12646.26億元,合計接近10萬億資產,與頭部股份行興業銀行(21.220, -0.08, -0.38%)規模相當。
廣東某地方銀行人士表示,目前不清楚北京三家銀行在業務層面的合作模式,相信可以減少市屬金融機構內部競爭,共享資源,同時也可以形成合力,與域外機構競爭。在地方政府的牽引下,不排除其他省市會效仿。
核心高管剛剛交叉任職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次戰略合作簽約會上前夕,華夏銀行和北京銀行核心高管剛剛調整。
1月初,華夏銀行原董事長李吉民辭任之后,高管開始出現變動。
時任北京銀行行長楊書劍在2月27日辭任后,次日,華夏銀行即公告該行董事會同意增補楊書劍為第九屆董事會執行董事候選人,此前楊已經任華夏銀行黨委書記,作為接替董事長的人選。
履歷顯示,楊書劍1997年加入北京銀行,于2007年8月-2018年8月任北京銀行董事會秘書,2014年8月-2017年12月任北京銀行副行長。2017年12月起擔任北京銀行行長,至今任職已滿7年。
2月28日,北京銀行董事會2025年第二次會議同意選舉霍學文繼續擔任該行董事長,副行長戴煒代為履行行長職責。
拉長時間看,2024年1月10日,正式履職不足一年的華夏銀行行長關文杰突然調任北京農商行任董事長,成為掌舵北京農商銀行的70后一把手。
關文杰長期在華夏銀行任職,從青島分行起步,一路擢升,至2022年11月獲董事會聘任為行長。
至此,三家市屬銀行主要負責人均實現一定程度的交叉任職,外界認為這為三家銀行銀行深度戰略合作做了鋪墊。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