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市下,券商密集發債補充資本實力。3月11日,華西證券和國聯民生證券分別發布公告表示,申請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和短期公司債獲中國證監會批復。值得一提的是,年初至今,券商密集發債“補血”,且多個項目接連獲批,新發總規模已近1900億元。有業內人士表示,券商密集獲批并發行公司債,可能是券商機構在積極備戰,為之后可能出現的行情做準備。低利率環境下,券商也可能更傾向選擇發行公司債券這一低成本融資模式。展望后市,券商發債融資規模受到市場行情環境因素影響較大,若行情向好,資金需求量可能進一步增多。
券商密集獲批發行公司債
3月11日,華西證券發布公告表示,中國證監會同意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100億元公司債券的注冊申請。
同日,國聯民生證券也宣布,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同意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的注冊申請,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面值余額不超過60億元。
事實上,年初以來,券商發行公司債券項目已接連獲中國證監會核準,包括東方證券、國元證券、西南證券、財達證券、國海證券、招商證券等。
上述券商中,長城證券、國海證券、招商證券、東方證券擬發行公司債券面值總額上限均超過100億元(含)。其中,招商證券1月7日發布的公告中顯示,中國證監會同意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的注冊申請,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面值余額不超過400億元。
此外,東方證券則在3月7日連發兩則公告,宣布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余額不超過150億元短期公司債券、面值總額不超過100億元永續次級公司債券均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復。
部分券商明確發行公司債券獲準的同時,還有多家券商則宣布公司債券發行已完成。例如,3月11日,西部證券發布公告表示,其公司債券發行時間為3月11日,經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協商一致,最終實際發行數量為10億元,票面利率為2.25%,認購倍數為2.82倍。據西部證券3月7日發布的募集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將不超過10億元用于償還到期有息債務。
除西部證券外,年初以來,還有廣發證券、國金證券、東北證券、第一創業證券等券商發布公告披露了公司債券或短期公司債券的發行結果。
發債融資規模有望進一步增加
整體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2日,年初以來共有45家券商發債融資,合計發行規模1897.28億元。其中,廣發證券以240.6億元的債券發行規模暫居榜首。緊隨其后,中國銀河證券、華泰證券債券發行規模分別為214億元、146億元,分列第二位、第三位。含上述券商在內,共有5家券商年初以來債券發行規模超過百億元,其余兩家為國泰君安證券和招商證券,發債規模依次為143億元、137億元。
據相關券商公布的募集說明書,年內券商公司債券募集資金較多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到期債務、償還短期公司債券或短期融資券等。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表示,一般而言,券商發行公司債券具體考慮可能有三個方面,首先可能是為了補充資本,提升資本充足率。其次,公司債券募集資金可能會支持券商重點業務發展,例如自營投資等。此外,低利率環境下,券商可能更傾向選擇發行公司債券這一低成本融資模式。
產業經濟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認為,券商密集獲批并發行公司債券,或透露出兩方面信號。一方面,監管或是對于以資金面支持券商,進而支持資本市場的決心較為堅定,用充裕的流動性幫助中介機構更加積極地參與市場。另一方面,券商機構自身也可能在積極備戰,為以后可能出現的行情做準備,說明券商機構對于未來市場行情表現的預期可能比較積極。此外,券商密集發行公司債券也可能是市場的季節性表現,一般在年初之際券商可能會加大融資。
展望未來,王劍輝指出,券商發債融資規模受到市場行情環境因素影響較大,行情向好,資金需求量可能進一步增多。因此,與2024年相比,2025年全年券商發債融資可能更多,但是具體還要關注年中行情走勢,若能夠超越2024年同期表現,則券商發債融資規模有望進一步增加。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