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4 日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在 2025 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提交了 4 份聚焦民生服務的書面建議,分別圍繞人工智能賦能生活服務業、促進大學生就業、保護承租人權益、推動家政行業發展等關鍵議題,建議通過政策支持與產業創新,激發傳統服務業活力,推動就業、住房、消費等良性循環。
自去年以來,持續關注大學生就業相關話題,在其看來,這是關乎民生的核心議題。當下,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深度調整與科技迅猛發展的關鍵時期。2024 年,企業圍繞轉型升級與降本增效持續發力,對人才的需求愈發多元且層次分明。與此同時,高校畢業生數量連年走高,2025 年預計達到 1222 萬,同比增加 43 萬。
近年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接連推出一系列促進政策。其中,各地推行的緩征、減征社保費政策,切實減輕了企業部分負擔,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企業釋放用工需求。
為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有效促進應屆大學生就業,建議,針對吸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企業,實施前兩年社保減半征收政策,同時確保參保人員待遇維持全額繳納時的標準。
從企業角度來看,社保公積金支出約占用工成本的 30%,減免社保能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激勵企業為應屆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多崗位,提升他們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從政策實施角度而言,在扣繳環節直接減免,不僅簡化了企業申請流程,還減輕了財政當期支出壓力,以更高效的方式助力破解就業難題。
建議還關注到了租房市場承租人合法權益保護,以及家政行業的發展問題。建議采取雇傭保姆抵個稅等舉措,發揮家政行業惠民生、穩就業、促消費的作用。
對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從產業側智能化升級改造的角度予以關注,發現,數字人面試間、數智人直播、AI 經紀人等智能化產品正助益行業從業者,同時智能工具推廣面臨前期投入大、行業商戶 “小散弱” 等問題。建議,加大政策精準滴灌,讓人工智能從 “通用” 到 “行業專用”,推動傳統生活服務業加速轉型升級。
來源: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