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2個月,全國共發行地方債1.86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發行節奏明顯前置,發行成本也延續下行。其中,不少地方債用于隱性債務置換,助力多地推動隱性債務清零工作。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2月,地方債發行規模較上年同期增加9189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從發行利率看,地方債發行成本持續走低。今年前2個月,地方債平均發行利率為1.91%,較去年末下降22個基點。
據了解,近2個月發行的地方債中,有不少用于地方隱性債務置換。從數據來看,前2個月,再融資專項債發行10311億元,占比達55.3%,其中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再融資專項債發行9542億元;新增專項債發行5968億元,占比達32.0%,其中用于化解隱性債務風險的特殊新增專項債發行805億元。
業內人士稱,地方政府債置換隱性債務有利于降低債務尾部風險,優化政府債務結構,降低利息成本并改善流動性。目前,將隱性債務置換為顯性債務已成為最主要的債務化解方式。
據梳理,在地方債務置換工作的推動下,近期已有多個省市宣布隱性債務清零。
數據還顯示,專項債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資金占比顯著提高。招商證券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新增專項債募集資金主要投向冷鏈物流、市政及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社會事業。從變動來看,2025年投向土地儲備的資金占比較2024年提高了8.2%,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資金占比上升了3.3%。這些數據表明,投向地產領域的專項債資金占比較2024年有明顯上升。
業內人士分析,這反映出地方政府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決心,有助于擴大有效投資、減輕地方財政壓力。
“這主要是因為多地啟動了專項債收儲土地,同時各省大力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加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說。
近期廣東省披露的收儲專項債發行計劃規模達307億元,這是全國首例,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東方金誠認為,這不僅對區域內去庫存產生積極影響,對全國其他地區也具有較強的示范作用。從地方政府角度看,運用專項債資金收儲,極大地解決了收儲資金來源問題,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收儲動力。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