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關于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發布以來,資本市場各方積極參與其中。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共有130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獲得金融機構回購增持專項貸款支持的相關公告,合計金額超過189億元。
行業人士認為,這種現象背后既體現了企業對自身價值的深度認可,也釋放出資本市場生態持續優化的積極信號,為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梳理公告可知,上市公司的相關方推出回購增持計劃,主要基于對公司的信心和對未來發展的認可。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2月27日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及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同時為提振投資者信心,切實維護投資者利益,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以股票增持專項貸款及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
“在政策鼓勵和融資成本走低的背景下,公司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優化資本結構,既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也強化了市值管理。”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表示,但上市公司也要及時發布進展內容,保證投資者的知情權。
部分推出回購計劃的上市公司在股份回購后做出了股權激勵或股份注銷等安排。
例如,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玻A”)于2月中旬發布公告稱,公司基于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為增強投資者信心,有效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促進公司健康穩定長遠發展,同時為建立和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公司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共同促進公司的長遠發展,綜合考慮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含商業銀行回購專項貸款等)部分A股、B股進行回購。而針對回購股份用途,南玻A表示,回購的A股股份將全部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的B股股份將全部予以注銷。
“回購增持專項貸款規模的持續增加,展現出那些獲得貸款的優質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底氣。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推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盈利模式清晰的上市公司正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優化股權結構等方式夯實核心競爭力。”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表示,政策引導、企業響應、金融賦能的多方協同,可以有效增強資本市場韌性,為長期資金入市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