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豪國際集團發布 2024 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值得一提的是,萬豪高管在財報電話會議中特別指出,2024 年 Q4 大中華區 RevPAR 下滑 2%,其中海南 RevPAR 在 Q4 下降 16%,Q3 下降 24%。
相比之下,內地一線城市、港澳臺 RevPAR 都已轉正增長。
萬豪在海南的失速,是國內高星酒店艱難轉型的縮影。
哪怕是以往的旺季春節假期,海南酒店市場表現依舊不盡如人意。據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海南各地酒店入住率僅三亞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他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當連萬豪都托不住海南高端市場的 “底”,這場轉型已不僅是行業洗牌,更是國內酒旅消費邏輯的深層變革。
業內人士認為,在海南高星酒店市場略顯疲態的當下,如何平穩度過這個過渡期是一大挑戰。
當然,海南高星酒店這波 “遇冷” 不能簡單理解為 “海南酒店業涼了”,可以將之視作高星酒店的 “理性回歸”。
在 2025 年春節旅游成績單上,三亞以 256 萬人次接待量、261.04 元的人均消費,繼續保持著避寒游熱門目的地榜首的體面。
但當這份體面與玉林、北海等城市動輒 500 萬人次的基礎人流量對比,特別是面對南寧 859 萬人次的龐大規模時,不免顯得有些尷尬。
拿三亞與南寧的酒店市場對比,差不多同等規模的酒店存量(約 1000 家),三亞卻僅承接南寧 1/3 的客流量,更是折射出海南酒店業態結構轉型的迫切性。
不僅如此,多位一線民宿酒店從業者透露,相比往年,客房價格在下調,生意卻沒有更好做,忙活一整年,也僅僅只能勉強保本,有的甚至還要虧損。
“價格降了一半,還是沒訂單 。” 一位三亞做了十余年的民宿老板這樣抱怨道。
好不容易等來該賺錢的旺季,但卻賣不上價格。
就連萬豪,早在去年雙 11 就推出了海南 23 店 2 晚連住 888 元起的通兌產品(有效期至 25 年 3 月 31 日),還包含 2 大 2 小自助早餐。
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三亞市場的入住率 OCC 與去年基本持平,平均房價 (ADR) 雖在中國內地市場拔得頭籌,但相比去年大幅下跌,每房收入指數 RGI 僅為 86。
ADR 方面,各等級相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高端和中高端酒店降幅最低,為 2.6%。
此外,三亞未能帶動海南其他市場整體表現,海口因 OCC 和 ADR 大幅下跌,RevPAR 同比下降 32%。
另據數據顯示,三亞高星級酒店整體市場 2024 年平均出租率為 71.4%,比 2023 年同期上漲 0.7%,平均房價 987 元,比 2023 年同期下降 16.6%,平均每間客房收益 705 元,比 2023 年同期下降 16.0%。
這讓人沉思:海南酒店市場到底怎么了?
高星酒店價格回調背后,海南旅游市場業有了一絲 “寒意”。
與去年春節假期游客接待總量同比增長 48.8% 相比,今年春節假期海南游客接待總量同比增長僅為 0.5%。
此外,根據公布的數據,2024 年前 11 月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 280.22 億元,同比下滑 31.1%,離島免稅購物實際人次為 521.9 萬人次,同比下滑 16.2%,免稅購物件數 3035.3 萬件,同比下滑 36.8%。
2021 年 - 2024 年,春節期間日均銷售額對比來看,2025 年首次跌破 2 億元,僅為 1.8 億元,較 2024 年的日均 3.1 億,2025 年春節下跌了約 42%。
業內認為,海南消費不及過往成因大概有兩個,一個是上島人數減少了,一個是免稅消費降低了。
另據公布的數據,2025 年春節假日海南接待游客 955.84 萬人次,同比增長 0.5%;接待過夜游客 1019.95 萬人夜,同比增長 0.6%。
此外,根據跨境出行目的地數據,日本和泰國作為前二的出境目的地,已與海南高端客源形成了爭奪。
另外,海南高星酒店的扎堆背后,也隱藏著過剩的危機。
還記得 2018 年到海南考察,從海口美蘭機場一路向南,經文昌、瓊海、五指山、陵水,直到三亞,高速路沿途可見酒店廣告和房產開發項目,大型房產項目和高星酒店點綴其中。
此前就有指出,如此多的高星級酒店扎堆,實際上是一種資源的過剩和浪費,海南高端酒店市場存在結構性失衡,同質化嚴重。
認為,海南屬于高端酒店密集地區,但基本上扎堆在海灣區和靠海市縣,酒店除了名稱不一樣外,建筑設計風格、資源配置和服務細節相差不大,一些新建的酒店一味追求 “高星級”,使得酒店檔次和客源結構發展形成矛盾。
同質化供給過多,疊加后續的需求不足,競爭必然加劇,降價廝殺就成為必然。
據最新統計數據,海南酒店現有客房總量 50 余萬間,酒店 1 萬余家。
如此 “下餃子” 般擴張背后,一窩蜂進場、標準化鋪排下,無論裝修風格換代,還是配套功能上新,極易同質化。
而產品同質化又會讓酒店品牌很難脫穎而出、形成深刻記憶點,這顯然與當下海南主流休閑度假群體追求個性化的需求相悖。
不過,高度同質化的直接后果是,價格成為消費者最敏感的因素,海南高星酒店開始走下價格神壇,不約而同地打價格戰、推出促銷套餐。
這樣一來,眾多高星酒店等來的可能不是賣得更貴,而是 “低價內卷” 毒打。
在硬件同質化的時代,品牌力已經成為決定酒店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
它不僅影響著酒店的定價能力,還深刻影響著市場認可度、客戶信任度和整體運營效率。
如何在保證硬件質量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品牌價值、優化運營策略、增強客戶信任,將是決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未來的競爭,將不再僅僅是硬件的比拼,而是品牌理念和客戶體驗的全方位較量。
當下,度假休閑正成為旅游市場新的增長點。中國的度假旅游業正在蓬勃發展并逐漸走向大眾化,度假旅游地產的消費市場也越來越龐大。
有報告曾指出,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出游頻率提升,走馬觀花式的游覽無法滿足于現代人的旅游目的,人們從眼到心越發注重切身的體會和感受,微度假、慢生活等旅行概念開始出現。
面對同質化的頑疾,海南高星酒店應該更注重細分市場,結合不同的城市特色,彰顯在地文化,打造主題鮮明化、內容多元化、產品差異化的度假住宿產品。
近些年,業內有個傳說是松贊酒店從來不分淡旺季。
在行業內擁有高口碑的松贊酒店,通過 “文化 + 自然 + 服務” 的三維差異化,打造了不可復制的藏地旅行生態,實現了從住宿、交通、導游服務到旅游線路和活動組織策劃的全產業鏈覆蓋。
此外,松贊還將業務從線下拓展到線上,推出了 “松贊風物” 商城平臺,銷售滇藏地區的特色風物(如當地食物、手工藝品、家居用品等),進一步拓展營收渠道。
同樣,對海南的高星酒店而言,當下的關鍵在于如何跳出價格競爭的陷阱,通過系統化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價值、優化客源結構、加強會員管理等方式,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溢價能力。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的投入和戰略定力,但這也是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一位酒旅觀察人士表示,面對房價的下滑頹勢,海南不少酒店采取降價策略,但這些并不是長久之計。真正需要做的是,更加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和產品創新能力,以及淡旺季的營銷調節能力。
當資本狂歡褪去,唯有真正尊重消費者需求、重塑旅游目的地價值的酒店,才能穿越周期。海南需要的不是更多五星級酒店,而是一場顛覆式的產品創新。
來源: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