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持續分紅、重視分紅成為資本市場新常態。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已有24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的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其中,現金分紅是主流,上市公司積極回報投資者蔚然成風。
“上市公司分紅力度持續加大,從‘鐵公雞’到‘現金奶牛’,從‘集中派現’到‘細水長流’,這一轉變不僅折射出資本市場生態的深層重構,更預示著價值投資邏輯的全面升級。”廣州艾媒數聚信息咨詢股份有限公司CEO張毅表示。
優化資源配置推動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在這24家公司中,有23家公司提出了現金分紅的預案,另有1家公司擬送轉股份。從分紅力度來看,從每10股派發現金30元(含稅)到每10股派發現金0.5元(含稅)不等。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表示,對于推出分紅預案的上市公司,投資者可以關注公司的更多分紅細節,例如,分紅力度和現金流的承受能力是否相匹配等,“投資者可以綜合公司更多公開信息分析,重點關注股息支付率、研發投入等核心指標,來判斷公司的經營穩健情況。”
目前,在這24家公司中,分紅力度最大的是同花順,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30元(含稅)。同花順在公告中提及,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累計現金分紅金額高于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年均凈利潤的30%。對于2024年的利潤分配方案,獨立董事認為,為更好地回報股東,董事會從公司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的利潤分配方案:符合公司股東的利益,符合發展的需要,不存在損害投資者利益的情形,并同意將該方案提請股東大會審議。
查閱這24家公司的公告可知,有一些公司隨著正式披露年報,同步推出了利潤分配預案,也有一些公司則是在正式的年報發布之前,收到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會、董事長等相關方的分紅提議。
例如,慧翰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2月24日收到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陳國鷹提交的《關于公司2024年度現金分紅的提議》,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25元(含稅)。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表示,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力度的趨勢與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勢相契合,資本市場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推動高質量發展。分紅常態化促使企業平衡留存利潤與股東回報,抑制盲目投資沖動,進而倒逼管理層聚焦主業提質增效。
分紅有助于形成新價值錨點
分紅常態化的背后,是政策端與市場端的雙重驅動。
盤和林分析,上市公司分紅從“偶然行為”向“常態機制”跨越,未來,隨著分紅政策與中長期資金入市形成共振,A股將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估值重塑之路,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將與成長性共同構成價值錨點,推動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行穩致遠。
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高頻次、高比例分紅對市場生態的影響正在顯現。“一方面,穩定分紅預期降低了投資者對短期股價波動的焦慮,引導資金從‘賺差價’轉向‘賺股息’,促進市場定價回歸基本面;另一方面,分紅能力成為檢驗上市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的試金石。”張毅分析道。
(來源:證券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