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連有信托公司增資擴股的消息傳來。2月1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局發布關于北方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及變更股權的批復。公告顯示,天津金融監管局同意北方信托增加注冊資本3.42億元,由20.02億元變更為23.44億元。北方信托此次增資比例約17.08%,公司所有者權益凈增10億元,達到69.57億元。
1月25日,吉林信托也公告宣布完成增資擴股。經股東會審議通過,并依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吉林監管局的批復,吉林信托注冊資本由31.5億元增加至42.05億元,新增資本由吉林省方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全額出資。
這并非上述兩家信托公司首次增資。以北方信托為例,2023年12月,北方信托以未分配利潤轉增注冊資本金10.01億元,使注冊資本從10.01億元增加至20.02億元,股東出資比例不變。而在此次新一輪的增資擴股中,北方信托引入兩家新股東,分別是天津市屬國資企業天津渤海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央企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誠通國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通過增資和受讓成為新股東。北方信托表示,公司注冊資本金的有效提升和股權結構的合理優化,為公司推進業務創新轉型、提高風險抵御能力、提升信息科技水平、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工作,奠定堅實的資本支撐,提供發展勢能。
信托公司注冊資本增加,意味著信托公司在行業內的資本實力進一步提升,也有利于優化信托公司的治理結構、拓展業務能力。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表示,增資可以提高信托公司資本金水平,應對轉型壓力,優化公司業務結構,而且符合監管部門對加強信托公司風險防范和處置能力的要求。
從近年來信托公司的增資擴股情況看,據用益信托研究院統計,信托公司在2016年、2017年出現增資高峰,增資規模分別達到385億元、403億元。此后幾年,信托公司增資規模有所回落,但都保持在百億元以上。到了2024年,全年只有兩家信托公司增資,注冊資本共增加6.06億元。其中,東莞信托注冊資本由16.56億元增資到20.65億元,注冊資本增加4.09億元;山西信托注冊資本由13.57億元增資到15.54億元,注冊資本增加了1.97億元。
北京某知名信托公司管理人士表示,近年來信托公司增資擴股出現“過山車”式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信托公司業務轉型期使得資本消耗下降,從滿足凈資本充足率要求的角度看,資本補充的急迫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部分信托公司股東因盈利因素考慮,對信托公司增資的能力和增資意愿下降。
帥國讓分析稱,近年來央國企提出“退金令”也給信托公司股權變動帶來很大影響。根據相關規定,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對服務主業實業效果較小、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原則上不予參股和增持。“信托公司通過股權轉讓等引入新股東,或為其業務轉型、公司治理等方面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他表示。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