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債券業務違規,3家券商同日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近日,中國證監會披露對西南證券、民生證券、中泰證券采取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相關內容直指3家機構的債券業務存在違規情況。此前在1月,也有華泰聯合證券、宏信證券因債券業務違規被監管點名。若再往前追溯,中國證監會也曾通報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內部控制及廉潔從業專項檢查情況,并對部分違規問題多、情節嚴重的機構采取暫停公司債券承銷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有業內人士建議,券商可以從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盡職調查、提升受托管理水平等多方面進行優化,避免相關違規行為再次發生。
3家券商被“點名”
中國證監會連發三則監管函直指券商債券業務違規。2月14日,中國證監會發文指出,西南證券的個別公司債券項目合規內控把關不嚴,存在差錯及立項不規范問題;個別公司債券項目受托管理勤勉盡責不夠,未持續督導發行人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持續監督發行人募集資金使用;個別公司債券及資產證券化項目盡職調查不充分。
同日,中國證監會還指出,民生證券也存在債券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個別項目質控內核意見跟蹤落實不到位;承銷盡調不規范,部分項目未對可能影響發行人償債能力的事項進行充分關注和核查;受托管理履職盡責不到位,個別項目未對存續期影響發行人償債能力事項進行及時關注并督促信息披露的問題。
此外,中國證監會還提到,中泰證券存在盡職調查不規范,部分債券項目未對可能影響發行人償債能力的財務會計信息等進行充分核查和分析;發行承銷不規范,部分債券項目未充分核查關聯方認購情況,個別債券項目未對簿記現場進行嚴格管理,個別債券項目發行過程中存在違反公平競爭的行為;受托管理履職不到位,部分債券項目未能有效督促發行人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銀行間債券市場部分項目中,未能嚴格規范工作人員執業行為,督促工作人員勤勉盡責的問題。
中國證監會指出,上述3家券商相關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指引》《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等規定,針對上述情況,中國證監會決定對西南證券、民生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的決定,并對中泰證券出具警示函。
監管嚴抓債券業務違規
除上述機構外,年內還有個別機構因債券業務違規曾被監管點名。從發文日期來看,此前還有華泰聯合證券、宏信證券因存在違反《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的情況,于1月3日、1月2日分別被浙江證監局、四川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例如,浙江證監局指出,華泰聯合證券在有關公司債券發行人受托管理工作中,未有效監督發行人募集資金專戶管理及使用情況,未勤勉盡責履行募集資金持續督導職責,違反了相關規定。四川證監局則指出,宏信證券存在投行內控體系和制度不健全;投行項目利益沖突審查流程不完善;質控部門對投行項目盡調底稿把關不嚴是對投行內核部門的意見跟蹤落實不到位;投行項目材料及反饋意見報送的內控流程不規范的違規行為。
對于券商債券業務違規情況多發的原因,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表示,主要是由于相關業務競爭趨于白熱化,導致部分機構為拿下相關項目,在財務、流程管理等方面進行簡化,但內部風控和審核流程不完善導致違規行為的產生。
事實上,監管嚴抓券商債券業務違規早已有跡可循。2024年10月,中國證監會就曾通報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內部控制及廉潔從業專項檢查情況,其中提到個別證券公司仍存在投行內控把關不嚴等問題,一些項目尤其是債券承銷項目盡調核查工作不到位,沒有全面落實勤勉盡責的要求。彼時,中國證監會對違規問題多、情節嚴重的開源證券、中原證券采取暫停公司債券承銷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對于券商應如何加強債券業務管理,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證券公司可以從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盡職調查、提升受托管理水平、規范發行承銷流程、加強人員培訓與教育、強化責任追究與問責、加強與監管機構的溝通等多方面進行改善。
王紅英還提到,券商要對內部的風控流程進一步深化,同時要使券商投行部在幫助企業發行債券方面的流程更加透明化,可以讓市場對其進行有效監督,從而達到減少違規情況發生的目的。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