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發行60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下稱“離岸央票”)之后,離岸央票再度發行,釋放穩匯率信號。
2月12日,央行發布公告稱,2月14日將在香港招標發行400億元3個月期和200億元1年期人民幣央票。
除了發揮匯率“穩定器”的職能之外,離岸央票的發行還豐富了高等級離岸人民幣資產的投資選擇。事實上,近來離岸人民幣市場動作頻頻,其中規模達千億元的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有望于本月底落地,備受市場關注。
匯率“穩定器”發力
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二次發行離岸央票,且此次合計發行規模與1月的600億元相當,處于近期發行規模高位。
作為央行匯率管理工具箱中的重要一項,離岸央票很大程度上擔當著匯率“穩定器”的職責。業內專家表示,通過在香港發行離岸央票,央行可以直接調節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這也凸顯了央行維穩匯率的意圖。
一家中資銀行的外匯交易員表示,當前中美利差深度倒掛,人民幣匯率依然面臨一定的壓力,而發行離岸央票可以吸收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抬升離岸人民幣的拆借利率,提高做空人民幣的成本。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員王運金也表示,本月離岸央票再次迎來較大規模發行,主要目的是回籠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降低人民幣貶值壓力,同時向市場持續釋放穩匯率預期。
“離岸人民幣匯率波動會通過跨境金融投資、跨境貿易結算等多個路徑對在岸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穩定離岸人民幣匯率也有利于穩定在岸人民幣匯率。”王運金說,此外,央行未來還有望綜合運用宏觀審慎調節系數、外匯存款準備金率、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率等工具,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回顧過往,在人民幣面臨較大貶值壓力之時,央行曾多次發行央票,釋放穩匯率信號。2024年,央行在香港共發行了12期合計2750億元的離岸央票。其中,3個月期、6個月期、1年期合計發行規模分別為1200億元、900億元和650億元。
千億流動資金安排月底落地
離岸央票的發行不僅擔當著匯率“穩定器”的角色,更有助于增加離岸人民幣債券規模,豐富高等級離岸人民幣資產的投資選擇。
“目前海外投資者對于高等級人民幣債券需求較為旺盛,離岸央票為海外投資者提供了高質量、高主權信用等級的人民幣投資品種。”前述交易員表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離岸央票存量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
而伴隨著海外投資者對于離岸人民幣市場持續升溫的關注度提高,更多金融開放與創新舉措相繼推出。作為此前央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出的六項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的新舉措之一,總額度為1000億元人民幣的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將于2月28日正式啟動。
海外投資者對于人民幣強勁的融資需求是該項政策安排的主要背景。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香港人民幣債券發行量為7768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35%;2024年底香港人民幣貸款余額為7240億元,同比增長64%。
“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必須把握這一發展機遇。”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對此表示,決定運用香港金管局與央行的貨幣互換協議,推出香港金管局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支持銀行向企業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
具體來看,商業銀行可借取人民幣資金的期限為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基本上足以涵蓋大部分貿易融資所需的期限。同時,銀行向香港金管局支付的利息按照在岸人民幣市場利率加0.25個百分點。
“貿易融資安排是新的政策突破,對于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是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將繼續與內地有關部門和市場機構緊密合作,開拓更多、更新的發展機遇。”余偉文說。(來源:上海證券報)